“我當時不是,太自信了嗎…”
“哼!我不管,到時候我一定要提!”
“彆啊,老婆,給我個麵子!”
糾纏好半天之後,陳阿姨終於鬆口,答應不再提此事。
“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
“你剛才是去看小遙的電影了吧?”她笑著道:“把你的真實感想用影評的方式寫出來,發到微搜上去!算是力挺一下自己的兒子了!”
“這?不太好吧?”
“不答應?那算了,等著二十億的父子局出結果吧!”
“彆彆彆,我寫,我寫還不行嗎?”
“這還差不多!”
一小時後。
童成剛的微搜。
一篇名為“冰生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影評出現了。
“誇一下《瘋狂的石頭》。
提示:本影評包含大量劇透,謹慎觀看!
我之所以誇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其他一些原因,而是單純表達出我自己的觀影體驗。
電影很好看。
拍攝,剪輯,做的都很不錯。
路遙講故事的技巧很巧妙。
下麵,我用幾個實際的例子來帶大家來看電影的第一部分,看他是怎麼把這幾組人物串在一起的。
第一場戲:一個假裝藝術家的慫小子在纜車上調戲一個漂亮姑娘,漂亮姑娘踩了他一腳,他把可樂罐扔出纜車。
後來我們知道,這個慫小子就是後來挖出寶石的廠長老板的兒子,而這個漂亮姑娘正是土賊老大的情人。我們在此留意一下這個廠長兒子扔出的可樂罐兒。
第二場:拆廁所現場。交待一個矛盾:因為工廠欠錢還不了,房地產商想要這塊地,而廠長想保住工廠。
這個矛盾是個背景,後來廠長挖出了石頭,欲賣石頭保住工廠。
第三場:搬家公司的三人因為違章停車而被警察找麻煩,因為證件不全,他們正準備給警察一榔頭,可見他們乾的不是正經的勾當。正在此時,不遠處發生了撞車事件。
第四場:撞車。這個撞車的直接因素就是因為廠長兒子在第一場戲中扔出的可樂罐子,它砸中了八個月沒發工資的包頭的車,他們下車對著纜車破口大罵之際,車竟沿著斜坡撞響了正在一本正經的描寫著“拆”字的地產商的車。
這次撞車也吸引了正在找那三個土賊麻煩的警察的注意力。
這第一部分看上去多線,可是已經在形式上扭打在一起。不經意間起著重要作用的廠長兒子在後麵的敘事中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正是他的調包和與土賊老大情人之間的關係讓故事變得更加有趣起來。
我曾看過一個叫《羊肉凶器》的小故事,每次想起來都興奮不已。
故事講的是:一個女人得知狠心的丈夫即將離開自己,於是用一隻冰凍的羊腿打死了他,警察來搜查凶器時,她卻不慌不忙地把羊腿烤了,給警察端了上來。
這裡的懸念很巧妙。
什麼是懸念?
觀眾知道有顆炸彈在滴答作響,但是劇中人並不知道,這就是懸念。
《瘋狂的石頭》裡也有顆小炸彈在滴答作響,那就是被調包的石頭。
不過這顆小炸彈並沒有徹底爆炸,他還在主要人物包頭、地產商等身上滴答作響,直到影片黑屏字幕。
結尾價值千萬的寶石被包頭當作廉價仿造品掛在樸素的女友脖子上,這個處理要比真相大白要好的多,我相信所有的觀眾到此處都會深呼吸著會心一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