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對馮淵的記載很清楚,本地一個小鄉宦之子,自幼父母早亡,又無兄弟,隻他一個守著些薄產過日,十八九歲上,喜男風不近女色。
但看到被拐子拐賣的甄英蓮後,一改素日作風,執意要從拐子手中買下英蓮,並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女子,並且定下吉日過門。
單看這段話,可能會覺得,這甄英蓮怕是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貌,但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加上剛剛在自己家,對著鏡子觀看了現在這具身體的情況之後,他很明白,這是扯淡。
不說這具身體本身就長得風流調儻,一米八左右的頎長身材,麵如冠玉,目若朗星,鼻若懸膽,唇若塗脂,按照現在的話,那就是妥妥地小鮮肉。
在人販子手中,被折磨地瘦弱怯懦的甄英蓮,就算原本有那八、九分的美貌,怕是也得削去了三兩分,再說,年僅十三四地小丫頭片子,哪有什麼天人之姿?
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會讓一個素來隻喜歡男人的男人,突然就轉了性,甚至為她放棄一片大森林?
要說原主,他喜歡男色不假,但其實還真沒有什麼實際操作,主要是這人有個當攻的心,卻沒有當攻地膽兒。
煙花之地的他嫌臟,不敢上手,平日結交地,他又不好意思上手,加上還有那麼點兒顏控,所以,這家夥平白讓自己的性向弄了個人儘皆知後,竟然隻是跟著喝點酒,最多也就借著酒勁兒壯膽,摸摸人家的小手,說白了就是個完犢子貨,有賊心沒賊膽兒,啥也不是!
至於這甄英蓮,跟原主是有一段緣法的,這還要從原主年少說起,原主的父親雖然不善經營,但祖上其實在這金陵是有些名望的。
鄉宦是舊稱鄉村中做過官又回鄉的人;泛指退休回到家鄉的官宦之人,原主的家就是這麼來的。
他家本是耕讀人家,祖父曾今做到正四品的道員,後因為身體原因致仕,回到老家養老,所以很是有些家產。
但馮老爺子隻有一獨子,也就是原主的父親,對其自然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科舉入仕,隻是馮父讀書上沒有什麼天賦。
好容易吊著車尾有了舉人的名頭,再想進一步卻是做不到了,參加了幾次會試,卻屢試不中之後,馮老爺子這才徹底放棄了。
本來,馮父有舉人功名,憑借馮老爺子的人脈,去給某個小官兒也不難,但就在這時,老爺子震驚的發現,他把兒子給養廢了。
那真是五穀不分,單純的過分,就這樣的人扔進官場,彆說活下來了,怕是早晚被人算計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心灰意冷地馮老爺子算是徹底認命了,好在馮父雖然乾啥啥不行,但本性純良,加上自己給他留下的家產,怎麼都餓不死。
所以,馮老爺子趕緊幫著張羅了一門親事,讓他趕緊練小號兒吧,索性天無絕人之路,馮老爺子終於在閉眼之前,看到了自己冰雪聰明的小孫孫出世了,也算是含笑九泉吧。
就因為馮老爺子這點兒香火情,這才讓早就敗落的馮家一直沒有人過來欺壓,但也僅限於此。
當馮父和馮母意外喪生後,雖然大家看在老爺子生前的香火情上,沒有人落井下石,卻也沒有人想要真的管馮淵這個孤兒。
就在馮家最艱難的時候,馮父唯一的至交好友甄士隱得知了消息趕來,可以說,沒有甄士隱當年的援手,即便有忠仆馮泰保護,尚年幼的原主真的未必能活下來。
原主比甄英蓮大四歲,家裡出事兒的時候,原主已經八歲了,是記事兒的,當時經常出入甄士隱家,自然是記得小姑娘的,尤其是那眉間米粒大小的胭脂痣,更是記憶猶新。
轉年的時候聽說小丫頭丟了,原主著急,也幫著好一頓尋找,但他畢竟年幼,家業也早就敗落,能出的力實在有限。
這本就讓他心生愧疚,但之後甄士隱家因為受旁邊兒葫蘆廟大火牽連,被燒的什麼也不剩,等原主知道消息找過去的時候,甄士隱夫妻早就不知所蹤了。
這麼多年,這是原主心中難以放下地心事兒,所以,當意外撞見被拐子拐賣地甄英蓮,才會一眼認出,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地想要將人買回來。
至於說買回來做妾,那個是因為,從人販子手裡買來的小丫頭,是帶著賣身契地,這個為了防止以後對方耍賴,是必須在官府登記的。
上了奴籍地女子,是絕對不能拿到官府認可的婚書的,但原主要將人娶進門,還有不會再娶他人,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這就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並非是嫌棄對方的出身,更不是落井下石。
這些並不是馮淵現在頭疼的事情,他發愁的是,不能提前找到拐子,那就隻能從薛蟠那裡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