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此處,秦巧兒心中那一絲不滿也消失無蹤。
終於,在大門緩緩閉合,保安嚴守各處,外圍更是有武警巡邏,拍賣會終於開啟。
主持拍賣會的是華夏的一位名家,在拍賣這一行業很有名氣,言辭也十分幽默,很會烘托氣氛,更是可以將每一件拍賣品都得到一個好的價格。
這一次,他同樣如此,輕鬆的話語讓在場權貴不由露出笑容。
雖然是廢話,毫無營養的開場白卻並不是那抹枯燥。
終於,當一位女子緩緩的托著一件拍賣品上台的時候,主持人終於麵色一正,回歸正題。
“各位,這第一件藏品乃是漢末的一件古劍,雖然曆經歲月,已經鏽跡斑斑,卻也是堪稱國寶,擁有千年以上的埋土曆史,曾經周轉過蜀國皇室,晉朝司馬家,爾後在五胡之亂之中埋土,在百年前出土,經由當時諸位考古名家鑒定,爾後遺失海外,這一次重歸華夏,諸位都是不會讓明珠沒塵土,令黃金逐水流的前輩,在下遍也不去獻醜了!”
“這一把古劍,價格幾何,諸位心中自有定數,底價更是僅僅一百萬!”
主持人溫文爾雅的笑著,隨後,他彎腰一禮,道:“諸位請!”
漢末古劍?
許多人不由露出一絲興趣,畢竟相隔年代久遠,雖然是鏽跡斑斑,但就是這鏽跡,方才襯托出歲月無情,此劍本就是用以觀賞,至於價格……
當即便有人已經開口,“一百一十萬!”
加十萬雖然不多,卻也僅僅是一個開始罷了。
袁金鴻望著這一古劍,餘光掃過秦軒,卻見秦軒神情無動於衷,便沉默不曾出聲。
最後,這件古劍以七百二十萬的價格被一位金陵財豪拍下。
緊隨著,接連數件古物都拍出了一個不錯的價格,主持人也是笑容愈加燦爛。
“接下來,這是第七件藏品,這是一張古畫,如今正值年關,此畫可謂是恰到時節,雖然僅有數百年,卻也是出自大家之手,後由一位老人收藏,老人在戰亂時期曾居於海外,如今老人逝去,他的子孫覺得這畫卷乃是華夏國粹,應該交於華夏,便委托拍賣。”
主持人笑著,在兩位老人的手中,小心翼翼的將那古畫打開。
頓時,一副百鯉賀春之圖呈現在眾人眼前,可以看到,此圖已經泛黃,不複精致,但那副意蘊卻讓不少人動心,秦巧兒更是眼中一亮。
她參加這次拍賣會,正是因為有幾件古品想要得到,而這百鯉賀春之圖,正是其中之一。
老爺子向來喜歡筆墨書畫,若在年關時節,將此畫送於老人,老人定然會異常喜悅。
“底價,五百萬!”主持人含笑道。
當即,秦巧兒便已經舉起手中號碼牌,道:“一千萬!”
一下子便已經翻倍,頓時間,整個宴會便是一靜。
許多權豪都不由目光望向秦巧兒,千萬求畫,他們都看出來秦巧兒似乎對這幅畫勢在必得。
當即,許多心動的權豪便默不作聲了。
為了一幅畫去與秦巧兒爭,不說能否爭到,如今京都秦家一家子儘在金陵,誰願意去觸這個黴頭?
台上主持人麵色微微尷尬,價錢倒是合理,但他卻有一種擔憂,秦家勢大,旁人不願意去爭奪,這一次,秦巧兒直接翻倍出價,若下一次呢?秦巧兒隻多出十萬便無人願爭,這豈不是糟糕透了。
不過很快,他便露出微笑,連續三下落錘,“恭喜秦小姐,這幅古畫便是秦小姐的了!”
秦巧兒淡然一笑,餘光掠過秦軒。
她很想看到秦軒此刻是什麼表情,是否會驚訝,震撼?
隻可惜,當她看到秦軒側臉,秦軒卻是一如既往的表情,甚至連看她都不曾看一眼。
這不由讓秦巧兒心中升起幾分怒氣,不滿積蓄著。
她暗中冷哼一聲,旋即便不再去看向秦軒。
在她眼中,秦軒不過是裝模作樣罷了。一擲千萬,秦軒恐怕羨慕也羨慕不來吧?
隨後,又有幾件藏品,秦巧兒倒是沒有去競爭,這讓那位主持人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幸好這位秦家驕女不是什麼霸道之輩。
隨著時間流逝,拍賣會也近乎到了尾聲,一連二十三件拍賣品,皆是珍品,落在在場權豪手中。
“接下來,便是這一次拍賣會的壓軸了,共有三件,在下知曉各位都是身份非凡之人,遍也不賣關子,將這三樣壓軸之物一起呈上。”主持人笑道,在他的示意下,一眾人小心翼翼的抬著三樣蓋著紅布的藏品。
這藏品有大有小,大有差不多半人高,小不過幾個巴掌而已。
當這藏品呈現在眾人眼前,當即不少人目光變得火熱。
這場拍賣會前二十三件藏品皆是珍品,這壓軸的三樣拍賣品又該何等珍貴玄奇?
主持人也含笑不言,靜靜的等待著。
秦巧兒也不由眸光微微亮起,她來參加這次拍賣會才拍下一卷古畫,手中尚有不少可調用的錢財,她更是知道這場拍賣會上有一件寶物,那是京都大師所托,所以她才會特意參加這場拍賣會。
其餘人也是如此,甚至不少人連一件拍賣品都沒有拍下,心有不甘。
終於,主持人開口了,他親自小心翼翼的掀開了第一件藏品的紅布,頓時間,一座巨大的木雕便出現在眾人眼中。
“此物是以千年玄陰木雕刻而成,曆經百年,經由一代巨匠三代人的雕琢方成。千年玄陰木,是巨匠對於沉黃河底部的千年巨木所成,此木雕材料沉黃河千年而不朽,可見其珍貴,更何況,三代人百年心血,更是堪比華夏至寶,此木雕刻的更是清朝百態,一顆木上,儘顯一個朝代的風土人情,意義更是非凡!”
主持人聲音沉緩,麵色更是凝重,當這木雕在燈光的照耀下,落入眾人眼中的時候,更是讓眾人無不色變,眼中更是喜愛萬分。
如此木雕,若是放在宅中,更可以鎮宅。
連袁金鴻都不由有些心動,他修風水之道,此沉木蘊含黃河千年水氣,絕非凡物,若是布置得當,對於他這樣的風水大師而言,絕對可以算得上至寶。
就在眾人猶疑間,主持人卻掀開了第二塊紅布。
當紅布落下,一個足有兩個巴掌大小的異物便已經出現,這是一個葫蘆,通體土色,毫不出奇,隻是這葫蘆上,卻有一些細微的小字,似乎被人刻上了什麼。
“至於這第二件,是一個曆經千年不朽的神葫,這葫蘆是從海外得來,據說,曾是秦漢時期一位練氣士所擁有之物,其上,甚至更有始皇題字!”說起這番話時,主持人臉色不紅不白,“上麵更有千年間不少帝皇題字,從海外歸來後,不少名盛華夏的鑒寶師曾齊聚一堂,親自比對字跡,至少從上發現了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多位帝皇的筆跡,可以說,這是帝皇藏品,位居於深宮內苑。”
當這個土葫一出,反響反倒不如之前木雕那般劇烈,什麼始皇、武帝筆跡,千年前之人的筆跡,誰能說得清,放眼當世誰又敢說哪一副字,哪一副畫便是始皇,武帝等諸多帝皇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