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哪裡見過這樣的機器,竟然沒多會功夫就將一個鐵塊銷成圓球!
這讓他們感覺自己腦海裡一片空白,直到離開之後,都好一陣功夫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沒法,這就是文明科技上的絕對碾壓。
就好似原始人看到飛機時,還以為是神靈從天空飛過一個道理。
有了這台機床,工業組做事就方便太多了。
即便方小悅不在,隻要有設計圖在,工業組這些人也能夠照圖工作,將次一級精度的機床或者其它什麼機械給製造出來。
不過在這台機床誕生之後,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件產品卻是一台鑄幣機!
嗯,鑄幣機的生產就是現在負責貿易事務的陳留香要求的。
原因很簡單,陳留香對於明朝那些銀錢交易感覺太難受了。
他在瓊山縣裡駐紮的時候,那些來交易的商人,小販,拿出來的貨幣,要麼是一大堆銅錢,要麼就是一個個重量不等的銀角子,還需要用小秤稱重,如果銀角子超重了,就需要一把小剪刀剪掉一部分等等。
整個過程不但繁瑣,並且有著巨大風險。
畢竟負責交易的幾個穿越眾對銀子這種金屬本來就認識不深。
那些明朝商人,伸手一抓銀子就能夠大概知道銀子的含量多少。
這些穿越眾就不行了,除非給他們每人配備一台專門用來檢測白銀含量的機器。
因而在最近一次聚集了各組大佬以及各組骨乾的臨時管委會擴大會議上,陳留香就提出了在管委會控製範圍內統一貨幣的計劃。
這統一貨幣的好處不僅僅局限於交易方便,更能夠收一筆貨幣稅!
嗯,這種操作,放在後世但凡學了點曆史的人都知道。
將白銀,銅等貴金屬壓製成為金幣,銀幣,銅幣,來取代市麵上流行的碎銀,銅幣,金葉子,其中原本就能夠賺上一筆。
畢竟不管金幣,銀幣,銅幣都不可能是足量的純度。
而想要鑄幣,就肯定不可能采用手工作坊的模式,得上機器。
當然,像陳留香想要的那種鑄幣機,實際上技術是很簡單的。
一個擁有液壓裝置的小型壓鑄機就能夠解決問題,隻需要先做好一套錢幣模子即可。
當然,照例,為了確定這些錢幣的規格,重量乃至於圖案,防盜手段等等,會議上也是熱鬨非凡。
最初還有人想要繼續投票決定的,可這次所謂的投票計劃,直接就被鄭向東給否決了。
開什麼玩笑,一天天的投票,大家都不工作休息了是吧?
最終經過大家激烈討論,錢幣方案正式新鮮出爐。
流通錢幣分為金幣,銀幣,銅幣三種錢幣材質,其中金幣兩種,十元與五元兩種麵值的18K金幣,銀幣則是1元,5角兩種925銀含量,銅幣則是5角,1角,1分三種,采用青銅材質。
所有錢幣外圍均有一圈防磨損齒輪。
金幣正麵為機床,背麵為輪船,銀幣正麵為蒸汽機,背麵為汽車,銅幣正麵為雷電1646型步槍,背麵為麥穗。
要說大佬們最初是不願意出金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