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碼頭區的黃金儲備可以說是嚴重不足,近乎沒有。
實際上就算是白銀的儲量也是岌岌可危。
可張飛飛卻笑著將鑄幣的事情給接了下來。
這個時候正好將地下倉庫裡那些貴金屬給壓製成為錢幣,免得他一天提心吊膽,擔心那些貴金屬被人給偷了。
要知道,這些時間下來,地下倉庫裡光是黃金就超過了10噸!
這一天原本是個星期天,碼頭區采用的是每周六天工作製。
不管是穿越眾還是那些招募而來的土著歸化民,到了星期天這一天,都能夠享受一天假期。
現在的碼頭區外已經誕生了一個天然的市場。
清晨,天色尚未全亮的時候,來自於附近各鄉各村的村民便已經將自己帶來的蔬菜,雞鴨鵝等等農副產品擺在了自己臨時搭建的攤位上。
而待到天色大亮之後,生意最好的卻位於碼頭區外圍一側的小超市。
嗯,其論規模就是個小超市。
但由於裡麵會售賣一些外麵壓根就買不到的東西,因而這裡就變成了市場裡最熱鬨的地方。
大群剛剛領了工資的歸化民工人,要麼捏著腰包裡的幾枚銀幣,緊張的盯著前麵長長的隊伍,要麼就是低頭數著腰包裡的銅幣,擔心這次出來帶的錢不夠。
最初,臨時管委會的大佬們還擔心大家不能接受這種新貨幣。
可在金銀銅三種錢幣推出後,歸化民工人們壓根就沒有半點不滿,反倒很喜歡這些新出的貨幣。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實際上隨著大航海時代的推進,那些來自於西麵的商人早早就將金幣,銀幣這類貨幣帶入了明朝地盤。
也就是說,那些歸化民之前或多或少就見識過這類型的錢幣,再加上臨時管委會推出的這種錢幣做工精美,重量十足,沒有偽劣假造,使得貨幣的信譽度很高。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碼頭區開辦的超市裡隻接受這三種貨幣,什麼碎銀子,銅錢都是不允許的。
不過這對於那些歸化民來說倒也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從這個月開始,發給他們的工資就是以銀幣銅幣計算了。
大概就是一枚銀幣對等一兩白銀。
這也是為什麼,超市門口會排這麼長隊的緣故了。
大夥發了工資,再加上是星期天休息,自然就想要給家裡添置一些東西了。
王福餘乃是碼頭區第二批招收的工人,主要工作就是吹玻璃器皿。
這個工種多少是需要一點技術,因而工資較之一般的農場工人要高出一些,在工資定級上為技術工二級。
而一般的農場工人則隻是技術工一級。
技術工一級每個月隻有1元工資,而技術工2級則是1.5元工資,可謂是差距不小。
經過漫長的排隊進入超市之後,第一次進入超市的王福餘幾乎都看花了眼睛。
他感覺自己就好似從自家那個破院子裡一腳踏入了皇宮一般,到處都是琳琅滿目的商品。
這超市裡大部分都是碼頭區各處搜刮出來的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