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反的,不允許連任,並且就算是隔一屆參選,總任期也不得超過十年。
沒法,之前鄭向東連續當了六七年的首席執政官,著實讓不少元老不滿,因而最終才會出來這個規定。
畢竟元老有一千多人,大家都想要嘗嘗當首席執政官的滋味,你一個人就要乾十年的話,人家等到死都沒有機會啊。
在新的一年裡,張飛飛作為首席執政官,製定了大力發展燃油機械,與蒸汽機械齊頭並進的計劃。
這個道理很簡單,燃油機械肯定比蒸汽機械好。
但以星海國現有的石油開采力度,想要全麵發展燃油機械是不可能的,再說了那麼多煤炭也不可能直接就停產了。
因而在尖端行業裡使用燃油機械,在次要行業裡使用蒸汽機械,就成為了一種共識。
並且這也很好的解決了不少海外領缺少燃油儲備的情況。
沒有燃油機械,用蒸汽機械頂上也是一樣的嘛。
除此之外,張飛飛也兌現了對孫學斌的承諾,製定了一整套大力發展武裝力量的計劃書。
嗯,在這方麵,張飛飛真心比鄭向東要強不少。
張飛飛製定的這個計劃書裡更多則是參考了後世的一些軍事製度。
譬如劃分了一線,二線,預備三種不同的武裝力量。
現有的陸軍師,海軍艦隊等等為一線部隊,他們承擔的主要任務就是擴展星海國勢力,禦敵於國界之外。
在現有的陸軍師,海軍艦隊之外,軍事事務部將會在各市,各海外領建立相應的守備部隊,這些守備部隊即為二線部隊,擔任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各市,各海外領的軍事安全。
最後,各廠礦,農場乃至於鄉鎮等等單位將會建立預備役部隊,這些預備役部隊以各廠礦,農場乃至於鄉鎮為單位組建,每年進行不少於三個月的訓練,擔任抗洪搶險,滅火,地方安全巡邏等等任務。
這樣一劃分之後,一線部隊就不再擔任國土內的防禦工作,國土內的防禦工作就儘數交給守備部隊,即二線部隊執行。
一線部隊就成為了純進攻性的部隊。
這無疑極大解放了一線部隊的戰鬥力和機動性。
另外預備役部隊的存在也極大減輕了招兵工作的負擔。
因為新兵訓練等等工作是可以直接交給預備役部隊執行的。
一線部隊缺人或者擴編,那麼就可以直接從守備部隊裡抽調,而守備部隊缺人或者擴編,則可以從預備役部隊裡抽調。
這無形之中擴大了星海國的武裝力量,但卻減少了軍事事務部的經費開支。
經過張飛飛與軍事事務部的討論和協商,陸軍一線部隊的編製定在了三個軍,十個師,總計十萬零八千人。
海軍一線部隊編製則定在了五個艦隊,包括各海軍基地在內,總計三萬八千人,較之以前多出的一個艦隊為機動艦隊,為全區域調動,以後可能會主要投放在藕洲或梅州。
也就是說海陸軍一線部隊,總編製為十四萬六千人。
相對於現有人口大約在七百三十萬人口的星海國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