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是因為孟父這一輩自己是農民工覺得農民工太過辛苦,家裡又有餘財,所以孟家孟川這一輩的人卻是在父母安排引導下無一人從事農民工這一行業。
這裡的餘財是指三家都至少五十萬。當然,孟川家除外。
孟川家要不是因為孟父年輕時做生意敗過一次,三年前又讓孟川敗了一次,說孟川家如今是百萬元戶倒也不無可能。
孟川這一輩共三人作為九零後和大部分人家一樣,都是獨生子女。
如今,孟川身為老大如果不是創業,此刻應該如家人期許般是一名工作輕鬆的白領。
孟清鬆,孟川二叔之子,比孟川小兩歲。高考沒考上本科,不服氣複讀一年未果後卻是大專也不願意上。心灰意冷間有些墮落,在網吧遊戲廳混跡了一段時間。
後來一是本性並非懶惰散漫,二來有家人常勸,卻是很快悔改回頭。
如今跟著小叔在外麵做銷售,乾得還不賴,至少比孟川之前年收入要高不少。
孟清芮,孟川小叔女兒。隻比孟川小兩個月,去年大學本科畢業,如今在一家幼教機構工作。工作清閒,正在備考公務員。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孟川小叔年輕時也曾經是名傳奇人物,就跟武俠裡江湖大佬似的,那是聚眾而來,呼嘯而去。如今小叔提起十七歲偷嘗禁果一朝失足,從而被迫隻能外出掙錢養家之事,還是頗為扼腕歎惜。
至於扼腕歎惜什麼,看他那一屋子收藏的各種招式的練功譜就知道了。
孟川小叔十七歲孩子就有了,至於孟川三嬸,雖然小輩說長輩閒話不怎麼好。
但在孟川看來,若不是同樣的傳奇人物,又怎麼可能跟立誌要當江湖扛把子的小叔混一起,並最終居然還徹底降服了小叔。
兩個十七歲連自己都還是孩子的人,能知道要夫妻相守要掙錢養家就已是殊為難得了。再要求其還能有精力去照顧教育女兒,那就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那教育小孩的任務交給誰呢?
除了大嫂,彆無他選。
所以,孟清芮其實可以說是孟母教養長大。或者說,孟家小輩三人,其實都是孟母一步一步的拉扯長大。因為孟川二叔二嫂也是經常與孟父在外打工,孩子也都是扔給獨獨守家的孟母。
雖有公婆幫忙但其畢竟日漸老邁。孟家小輩三人不僅德行品性無虧都沒長歪,更是如今都有一份工作也算能安身立命,孟母其中所曆艱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所謂長嫂如母,孟母在這一方麵,興隅村周圍十裡八鄉,知道孟母者有誰不豎起大拇指為之而讚!
想到此處,孟川看著微信群就開始有些犯嘀咕,他此刻就生怕孟母說出反對的意見。
用二叔的一句話說,還是大嫂說話管用。
以後要是清鬆再跟我頂牛,我就直接請大嫂過來,好好教訓這混賬小子。
所以,如果孟母反對孟川不讓堂弟堂妹回來幫忙,那孟川還就無法阻攔。會計之事,孟川還真就隻能彆想它法。
“不行,我得回去一趟。”
此時孟川是躲在外地老楊租住的興揚村民房中,他是真不想去感受孟母與曹母的相親狂熱。
但孟川看了眼手機上孟母發過來的私信,他知道,他是躲不過去,隻能回家好好感受一次了。
“肯定是小鬆、小芮這兩坑哥的貨裡麵誰冒壞水提醒了老媽此中關節,老媽才想到借此讓我回家相親。不過這也說明,兩人應該是有誰想回來幫忙了,要不然老媽也不會話裡話外都是坐等釣魚台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