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中旬,明日便是農曆五月初五。
感謝祖國,端午節連接三天假日。感謝孟母,要不是孟母提醒,孟川忙得還真忘了有端午節這一回事。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封建迷信在被破除的同時,很多民間習俗也隨之越來越淡乃至消失不見。
這也是為什麼孟川會忽略端午節的原因,如今是真的一點過節的氣氛都沒有。
孟川記得他小時,端午節前兩三天每家每戶都極為忙碌。
插艾以及食粽,這是南北大地俱有的習俗。而用於插艾的艾蒿以及端午吃的粽子,自然都是在端午之前就必須準備完畢。
除此之外,孟川小時候家裡為了準備端午節,還有三樣主要的事情要做。
一是買雄黃、朱砂調酒,以用於端午當日給自家小兒點額。二是以青、紅、白、黑、黃五色絲線纏繞編繩,端午佩戴以作辟邪之用。三是備彩線及碎布以及白芷、甘鬆等香料,製作香囊用於端午節配戴以及贈送他人。
而如今,這三個習俗以及插艾都已經泯滅於他們這邊曆史的車輪中了。
不過戴香囊這個習俗,其實在孟川小時候就已經開始漸漸消隱。
香囊對於年輕男女還有另一重意思,若有女孩在節前親手製作香囊贈送給某位同齡男子,那絕對就是向其表達愛慕之意。
而若男子接受並戴於腰間,讓廣大的人民群眾都看到。那接下來自是曉風拂柳,良辰美景不再虛設。
要是雙方父母都樂見其成,指不定過幾個月男方就得找人上門正式說親了。
他們這邊地區戴香囊習俗的消失亦源於此。
放在如今這個時代,不談在香囊刺繡以求彆致,女子能自己穿針引線縫製香囊的又能有幾人?
連製作香囊的人都沒有,佩戴香囊這個習俗自然也隨之消失不見。
當然,如今市麵也有香囊出售,還有店麵能印繡指定名字以彰顯獨特。
在端午買這種香囊贈送他人的也不是沒有,但終究也是止於個人,不能再稱之為普遍習俗。
孟母都不用特彆注意,一眼就看見被她喊下來幫忙的兒子,腰間掛著一隻雙蓮並蒂圖案的香囊。孟母眼力很好,隻拿起孟川腰間香囊看了片刻,就分辨出這隻香囊絕不是市麵上那種流水線生產出的普通物品,而是從頭到尾皆為精心手工製作。
“誰做的?”
“嘿嘿,林伊做的,裡麵香料也是她自己調配的。”
孟川傻笑著,他之前還想著林伊走前怎麼會單獨留隻香囊給他。可剛剛孟母告訴他明天是端午節,他才想起了原來還有端午戴香囊這麼一回事。
如今也沒什麼必須要在端午節才能開始佩戴香囊的習俗,所以孟川早上起床後就將香囊佩在了腰間。
一邊聞著林伊精心調配的濃淡適宜頗為提神的香氣,一邊整理預購青菜商販的名單。
後天就是孟川二十畝青菜上市的日子。
當時選定青菜上市日期時,孟川還感歎正好是趕在端午節之後來著。可上市日期將近,反倒因為忙碌與期待又忘記端午這回事情了。
孟母拿著林伊製作的香囊卻是神色有些陰晴不定。
家世好,長得不錯,女紅還如此精通,這就一典型的現代版大家閨秀呀!孟母一想到林伊各方麵的條件,頓時有些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