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從微末起(2 / 2)

“喝就喝!誰慫誰孫子!”

可以預料的是,這一頓飯下來,興揚村又會多出很多爺爺輩與孫子輩。

而如今飯前飯後發微博朋友圈的,興揚村的熱鬨也早就傳到了鄰村興隅村。

不在意的人或許不在意,而在意的人則怎麼想怎麼感覺不對。

“咱們村的孩子卻在彆的村擺慶功宴,怎麼這心裡越想越不是滋味呢?”

“聽說還準備在興揚村包田,遲早會把一個村都包了。咱們包給外地老板,你們都說不用擔心。可是我昨兒剛聽說,東河村的一外地老板之前濫用化肥激素,把地都給糟蹋掉了。去年底合同到期拿回的田,結果今年這次小麥估計每畝地都會減產一半。”

“誰說不是呢,還是本地人包田最放心。這老村長,聽說當初……”

千金難買早知道,所以才有了這些議論紛紛。

而當數月後,翟國發拿著包田合同,威脅說要告違約時,興隅村民才真正的是後悔莫及,開始責怪起了老村長。

當然,這就都是後話了。

短暫的慶祝過後,就又是忙碌。

一百萬對曹興孟川兩人來說,隻能說不過了了,不可能讓兩人就此停下腳步。

目前來說,一個為了讓未來的丈母娘能心甘情願將女兒嫁給自己,一個則是想要將曾經那個虐他千百遍的死胖子給踩在腳下。

當然,搞死翟國發也是孟川心念。隻是,遠比不上娶媳婦的心念強烈而已。

長期目標自然是努力賺錢,讓自己的兒子或女兒成為富二代。至於孟川曾經的文藝青年的夢想,如今在現實麵前,孟川隻能說這麼一句……

去他麼的!

這個夢想,當年年少強說愁,他早就戒了。

孟母開始操持四十畝空地的第二批蔬菜種植。為了播種順利照顧好菜田,自家小麥臨近收割,孟母也是一狠心出錢請人幫忙收麥。

之所以沒有之前沒有挖完菜就開啟第二輪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蘊養土地肥力。為補回被化肥衰減的土地肥力,所以在青菜、漢菜被挖賣後,四十畝地一直在大量使用自製混合有機肥進行蘊養地力。

蔬菜品種這一方麵,四十畝地孟川並未做任何改變。以前是什麼,第二輪還是種什麼。

孟川隻是將四十畝地以十畝為基準劃分,準備每十畝十畝的播種,將蔬菜種植期錯開。這樣做一是人不用事趕事的太忙,二是能保證長期都有菜賣,不至於像第一批這樣,賣完就是一段長時間的市場不見孟川品牌蔬菜。

這樣子不好,人善於遺忘,這樣子不利於孟川培養口碑的計劃。

同樣的為了不長時間沒蔬菜上市,蔬菜大棚這一普遍存在的種植技術還是被孟川從筆記本無數計劃的垃圾堆中撿了回來。

其實孟川與曹興本是打定主意,不種植反季節蔬菜的。但是林伊知道後,卻是建議孟川後期將其名下農作物分為兩個品牌。

一個是精品中的高端,林伊目前想法是往自然與天人合一這種大概念的方向靠攏。

一個就是隻做精品,農藥激素化肥雖不用,但反季節還要種植,這追求的是一個量。

對於第二個,林伊是特彆強調的。

孟川本就是從微末起,這是他的基本盤,決不可丟棄。而且還有個詞叫做接地氣,本就是從泥土裡長出的農作物,若放棄數量龐大的普通市場,林伊覺得那農作物再高端也注定會走不長久。

有關第二個最重要的,其實還是一個字,錢!

不種反季節蔬菜,孟川到了冬天拿什麼去賺錢?拿什麼去娶媳婦?孟川可是想縮短一切時間,去將林伊娶回家放在身邊捧在手心的。

雖說離冬天還有幾個月,但這話題倒不算扯遠。因為有關蔬菜大棚,孟川還需要提前學習,提前在地裡留出搭建大棚的位置。

對於自製混合有機肥這個說舊但也新的東西,孟母還提前跟孟川打了個彩色招呼,到時候若有減產可彆怪她。

這便是有關四十畝地,興揚的又一批村民已經拿著日結的工資,在孟母帶領下忙活起來。

四十畝地有孟母操持,在孟川阻止其親自下場的情況下,也就田邊動動嘴的事孟母比自家種田還輕鬆。

但接下來的第二輪承包農田,孟川與曹興卻是遇到了一個需要選擇的問題。

這年頭冤大頭不好找,而冤大頭的錢其實不算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