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不但不走,反而一個個的抱著膀子或者爬到樹上等著看好戲的樣子,猱子坐在樹杈上笑著道:“俺們還沒有看你蛤蟆跳呢。”
徐羨剛開始還不明白,一個簡簡單單練習動作會讓他們覺得如此的好笑,幾乎是徐羨跳一下,他們便哈哈的笑上兩聲,放佛蛙跳是這世上最有趣的事情了。
後來才發現在他跳的時候,就會有個人在他身後跟著他一起跳,而且比徐羨的動作更誇張更滑稽,即便是徐羨自己也會覺得有幾分好笑。
他下意識的看向那人,隻見他也笑嗬嗬的看向自己,那是一個和徐羨差不多大的少年,頭發亂得猶如一篷茅草,滿臉的麻子頭大臉小,這是天花並發腦膜炎的後遺症。
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他竟然能活下來不得不說生命力夠強悍,當然這也讓他損失一些智商,不然也不會跟在徐羨身後給眾人添笑料。
另外他還有一個十分形象和貼切名字,麻瓜。如果他突然呲牙咧嘴跟你說,“砍掉你的腦袋”千萬不要緊張,那隻是他的口頭禪,據說那也是他死去的父親的口頭禪。
並非真的要砍掉你的腦袋,他可能是在說“吃飯了嗎”“我要回家了”“我要拉屎”等諸多的意思,如果他是拿著刀子跟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趕緊跑。
就是因著這個口頭禪,之前眾人之前上街賣冰棍都沒敢帶上他,不然徐羨是攢不了兩百八十貫錢的。
“今天我不蛙跳了!”聽徐羨這麼說,眾人的臉上頗多失望,九寶給阿寶削著竹子,頭也不抬的道:“羨哥兒你就跳幾圈讓大家樂一樂吧,整天的悶在這柳河灣實在無聊透了。”
“你以為是在看耍猴呢。今天不跳了,咱們做點旁的,你們不是每年中元節和奉**用柳枝子打架麼,咱們今天也玩這個。”
猱子躺倒樹杈上,“你這是想要反過來看我們的笑話啊!咱們不乾!”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不想參與。
徐羨解釋道:“你想多了,我的意思是說你們來打我,你們誰要是用柳樹枝子抽到我了,我就給他一個銅錢。”
“當真?”眾熊孩子立刻來了精神。
“絕不失言!”
九寶道:“俺長這麼大就見過這麼奇怪的要求!”說著已經掰了一個根柳樹枝在手裡,其他人也是如此。
徐羨連連擺手道:“彆著急!我想你們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說咱們一對一……”
“兄弟衝啊!打他一下一個銅錢!”
“砍掉你的腦袋!”
啪的一聲脆響,一支竹枝抽在阿良的肋下,徐羨轉身拿起雪地上的銅錢道:“不好意思了,這錢你們怕是拿不走了!”
大魁怒道:“你這根本就不是軍陣上的打法,哪有你這般躲躲閃閃最後偷偷摸摸的給人來上一下的。”
“我從來沒說過用軍陣上的打法,總之誰先打著對方誰就是贏家,照你那般打我怕是要輸的傾家蕩產了。”
四個月的時間,徐羨每天結束了練習之餘便跟柳河灣熊孩子打上一架,從一開始的一對一,後來變成一對多,再到後來他們乾脆把大魁和阿良找來,徐羨也能輕鬆的一對二。能有的這樣的提升,徐羨付出了很多,四千兩百多文錢,這意味著他被了抽了四千多下。
九寶失望道:“羨哥兒以後不要再找我們玩這個把戲了,掙不到錢不說光挨你的抽了。”
見陪練甩手不乾了,徐羨連忙的安撫,“九寶莫要灰心,以後你可以和猱子阿良大魁四個合夥來打我一個人,打中一下我給你們再加兩文錢。”
“真的?”
阿良一巴掌拍在九寶的腦袋上,“你不要臉我和大魁還要臉呢,四個打一個的事情我們乾不出來。我就奇了怪了,你不是個讀書人嗎,什麼時候這麼能打了,究竟有有什麼訣竅。”
“哪有什麼訣竅,挨打多了自然就會打人了,不過真到了戰陣上,我可未必是你們兩個對手。”
大魁道:“這倒是真的,莫要以為你真的能打過我們了,到了戰陣上那都是真刀真槍,不是柳條子竹枝子。俺得回家了,下午還得幫著大人殺豬哩,羨哥兒你家裡可要豬肉嗎,給你留一塊肥的。”
“瘦的就行給我多留些,過年時你們各自去玩,到了初六記得來我家中喝酒。”
聽說徐羨要做東請喝酒,眾人歡欣不已各自散去。徐羨自己也有事情要做,回到家裡帶上禮物和小蠶一起趕往趙家,大腿還是要抱的往後的日子長著呢。
趙家已經隱隱的有了發跡的意思,不僅連本帶息的還了老張的一貫錢,家裡竟也是一天三頓了,還有肥膘子肉可以吃。
“少郎君來得巧,家裡燉了肥膘子肉,趕緊的坐下來嘗嘗。”杜氏熱情的招呼著徐羨,看她滿嘴油光怕是吃了不少,難怪會有高血壓。
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能同桌吃飯便算的上是一種情分,徐羨自然不會客氣。“多虧的老夫人悉心教導,我家的小蠶針織女紅長進不少,入冬的時候還給我做了兩件棉袍,甚是合體,今日特來相謝,一些薄禮還請老夫人笑納。”說著便讓小蠶捧了兩匹白疊布上去。
杜氏倒是沒往身上攬功,隻道:“老身就是有那十個指頭,也沒有那個眼力,都是二嫂教的好,老身就替二嫂收了。”
“小蠶說老夫人常與她說話,教了她不少的規矩道理,自然也是要謝過老夫人的。”
紅寶兒一手夾著肥肉一手拿著蒸餅,兩腮撐得土撥鼠一樣,嘴裡含混不清的道:“怎得不見你謝我,我可是教了小蠶好些個字呢,他現在都快能背千字文了。”
杜氏瞪了他一眼,“沒規矩!少郎君莫要理他!”
“紅寶兒是與我說笑哩,聽說府上的二公子隨軍出征了,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徐羨沒能見上趙匡胤,聽說他在家待了沒幾日便回了軍營,沒多久契丹由河北入寇,朝廷便又派了郭威帶兵出征,作為親兵趙匡胤自然也是要跟著去的。
忽然聽得門外有人道,“二郎怕是回不來了!”
注1都的編製是五代才有的,最開始的數量不限,少則百十人多則一兩萬,到五代後期慢慢定型,百十人為標準,大概就是個連級單位。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