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馮道(1 / 2)

亂世小郎君 宇醜 5054 字 11個月前

三天,已經三天了,亂兵在開封城中肆意燒殺劫掠,碼頭、商鋪、普通百姓皆是遭了秧,先來的一批搶銀錢,後來的見銀錢少了,便開始搶貨物、家具甚至是女人。

最苦命的是青樓裡的頭牌姑娘,千嬌百媚的人兒往常花上幾十上百貫方能做入幕之賓。如今兵大爺排著隊的光顧,一個子都不掏便能一親芳澤,臨走還要拔她頭上的簪子。

如此亂象,讓朝中百官驚懼不安,一個個到了郭府門前求告,自是求郭威下令止暴平亂。不說文官,就是帶兵的將領自己也急了,這麼下去要不了十天汴梁城就真的是毀了。

“閃開,我要見太尉!”王殷推開守門的親兵,直接闖入郭府,大步進了花廳。隻見郭威正守著一張矮桌自飲自酌,見了王殷便笑道:“王兄來的正好,快來陪郭某喝一杯。”

王殷重重的歎了口氣,“都什麼時候了,太尉竟還有心思飲酒。”

“什麼事,天塌了還不成?”

“天塌了不要緊,若是開封毀了那便是麻煩了。太尉起兵本是為了清君側,亂兵四處劫掠惹得天怒人怨,民憤一起怕是於太尉名聲不利。”

“難道他們沒搶完嗎?”

“人心不足,哪有搶完的時候,太尉聽聽這城裡還亂糟糟的,請太尉立刻下令禁止士卒繼續劫掠百姓。”

郭威點點頭道:“那就交給你了!你帶人快馬傳令全城,所有軍卒立刻集結,但有不聽軍令者就地斬!”

王殷躬身應諾,起身時望著郭威躊躇道:“如今陛下已崩,百官都在門外等著您處理後事呢。”

王殷把“後事”二字咬得很重,他說的後事自然不是指劉承祐的喪事,而是指接下來郭威登基稱帝改朝換代的事情。

郭威起兵時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一路之上也未對皇帝惡言惡語。朝廷大軍陣前倒戈,郭威還讓他們回去保護劉承祐,後來見劉承祐的軍帳在大營之中還要上前拜見,知道是空帳才算是作罷。

即便如此軍中上下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郭威還忠心朝廷,滿門婦孺被殺了個精光,如今兵權在握又攻陷了汴梁,換做誰都會取而代之,也隻有這樣才能彌補心中傷痛。

郭威聞言點點頭道:“麻煩王兄到門外跟百官說一聲,稍等郭某片刻,待我換了衣服便和他們一起去見太後。”

太後?王殷眉毛不由得一挑眼中滿滿的疑惑。不僅王殷疑惑,百官聽聞郭威要帶著他們去朝見太後也是一肚子不解。

當年耶律德光逃離汴梁時,立了李嗣源的幼子李從益做傀儡皇帝。這人和劉知遠無冤無仇,劉知遠攻陷汴梁後,二話不說就將李從益和其養母花見羞給殺了。

郭威和劉氏一族可謂深仇大恨,按照劉知遠之前寫的劇本,現在他應該將汴梁中的劉氏皇族殺乾屠儘以泄心頭之恨,竟然還要去朝見太後究竟是打得什麼算盤,難不成還有什麼變數?

事情的展果然大大的出乎百官意料,郭威見了李太後便推金山倒玉柱的拜了下去,大哭道:“陛下山崩,微臣之罪也!”群臣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這郭威竟然還要接著做劉家的忠臣。

太後對郭威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說皇帝年少被奸臣蒙蔽方有今日之禍,皇帝之死與郭威無關雲雲,並對郭威全家被殺表達了萬分的歉意。

國不可一日無主,接著郭威就和太後當著百官的麵商議即位人選的問題。劉知遠原還有一位親子劉承勳,可惜他天生殘疾近來又臥病不起,隻好定了劉知遠的養子武寧節度使劉贇做繼承人。

劉贇不僅僅是劉知遠的養子,還有一個手握重鎮的親爹,那就是北京留守劉崇,有這麼個強勁的外援,劉贇若登基皇位定然坐得安穩。

選這麼一位繼承人,朝中文武皆以為郭威是鐵了心的給為劉氏效忠,慶幸之餘隱隱的有幾分失望,隻好各自的回衙辦公。

被太後任命為監國的郭威也回到了樞密院,剛剛坐下沒多久,趙匡胤便尋來了,見了郭威直接稟告道:“太尉,屬下已是尋到了。”

郭威抬起頭來問道:“在哪裡?”

“就在城外的亂墳崗上,天寒地凍屍身皆未腐壞。”

郭威笑道:“虧得某從前還以為自己有幾分人緣,如今滿門被誅,竟連個幫忙收屍的都沒有。”

趙匡胤勸道:“暴君凶殘株連甚多,眾人即使有心也是無膽,太尉多放寬心,保重身體要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