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趙匡胤言行得體規矩謹慎,跟徐羨印象中那個不拘小節的人大相徑庭。
“史楊王三家的屍體也都尋著了?”
趙匡胤點頭回道:“皆在一起。”
郭威歎口氣道:“用上好的棺槨一一收斂,暫時的放回各家安置。”
“喏!屬下這就去辦,”趙匡胤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趙匡胤前腳剛走,接著就有一老者緩步進來,郭威起身道:“太師來了,快請坐。”還親自給他斟茶倒水。如果徐羨在的話一定認得這個老頭,正是在他的酒樓裡吃霸王餐的那位。
五代的太師不怎麼值錢,可是這位的含金量卻很高,更有不倒宰相之稱,他的名字叫馮道。
五代十國雖是亂世卻是名人輩出,如果一定要選三個模範人物的話,一是柴榮,二是李煜,另外一位便是馮道了。
柴榮能入選自是因為他是個傑出的帝王,李煜雖是個昏君可在文藝方麵登峰造極,至於馮道則是個凡人臣。
馮道的私德近乎完美,工作能力很強,他的聲譽在五代也是極高。可是到了五代之後對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爭議極大。
一切都隻因著這老頭太會抱大腿了,誰的腿粗便抱誰的,而且又穩又準,徐羨若是知道他的人生經曆定要多贈他幾張餐劵,向他好生請教。
馮道是河北人,初出茅廬時先是給當地的燕王劉守光打工,這時馮道年輕氣盛躊躇滿誌,他一定想過做一個魏征一樣的臣子。
可惜劉守光不是李世民,將直言犯諫的馮道直接打入大牢,還要砍他的腦袋,多虧的同僚搭救才逃脫大難,這次的經曆對馮道三觀絕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出獄後的馮道炒掉了劉守光,投到了晉王李存勖麾下,任河東節度使掌軍書記。李存勖稱帝之後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
李存勖死後,馮道得了李嗣源的青眼,一路青雲直上成為實權宰相。自此馮道的人生便開了掛,中原政權的帝位傳承朝代更迭都沒少了他的影子。即便是蠻族酋長耶律德光的大腿,他也能輕鬆的一手把握。
劉知遠的大腿他沒能抱好,是因為後晉天福年間馮道因為些許小事得罪了劉知遠。心胸狹隘的劉知遠在做了皇帝之後依舊對他萬分記恨,因著他的名望不敢殺他,將他的財產全部沒收,可仍給了他一個太師的虛頭銜,許他以奉朝請的名義參加朝會。
許是吸取了劉知遠的教訓,這次郭威還未稱帝,他便已是抱上了。郭威西征時拿錢開道的主意就是他給出的,郭威雖在朝中時間不長,可兩人的交情已是不錯。
正是因著馮道幾乎貫穿五代史的從政經曆,成為忠君愛國的道德君子攻擊的靶子,進入宋朝他的風評突然轉惡,“衣冠禽獸”“名妓轉世”這樣的形容詞已是好聽的,當然也有心明眼亮稱其“菩薩”“聖賢”的。
身在太平盛世輔佐仁君的歐陽扒灰、司馬砸缸們,怎能體會到亂世裡立身於虎狼叢的難處,若是能彼此換個時空,他們一定不如馮道做的好。
不論如何,眼下的馮道還是極負盛譽的,正因此才讓他領了個美差,去徐州迎接劉贇到汴梁登基即位。
他不回家做準備卻跑來郭威這裡,定是有要事相詢,先是與郭威寒暄一番表示了哀悼,而後接過茶碗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個乾淨,見郭威還要為他再添茶便按住碗蓋。
“不必再添了,老夫來這裡隻有一句話要問太尉。”
郭威放下茶壺道:“太師直言便是。”
“嗬嗬……”馮道捋了捋胡子道:“;老夫隻問你,可是真心的要擁戴武寧節度使。”
郭威麵色一正,“自是真心實意,如若不然便叫郭某身死族滅……便叫郭某來世變個黃鼠狼!”
馮道聞言笑而不語,一拱手轉身離去。
(受涼了,燒嘔吐,暈乎乎的,撐不住了,就寫了這些我要睡了)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