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組進行一輪又一輪檢查, 為開機做準備的時候,網上關於祝慈新劇的話題從沒有停過。
[吃瓜]有沒有人來科普一下這個《鐘邈傳》為什麼是好餅呀?看你們都好激動的樣子,班底也不出名呀?
一樓:額, 樓主年紀很小吧?唐立德二十年前可是央視曆史正劇禦用大導, 《絲綢之路》《汴京風雲錄》都是他拍的。
二樓:這還不是好餅?出品方華泰影視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總導演唐立德、編劇包鶴都是行業內的頂尖人物, 還有專門建造的影視城,可見政府也是非常重視的, 再看看備案信息, 絕對的大女主正劇, 就問圈內哪個花不眼饞。
三樓:饞也沒有用哦, 這個劇官宣前隻找過祝慈,而且現在所有的好項目都是先給祝慈看一遍, 才輪得到其他人的。
四樓:樓上疑似有人脈出沒!快快!再透露點!
五樓:算不上人脈啦,隻是工作涉及到這方麵,提醒一下, 大家可以查一下最近在河南有長時間行程的演員, 也能側麵看出點什麼。
六樓:我知道!有李毅!我朋友接過他的機,他親口說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在河南。
七樓:所以說有的人就是太著急了, 非要嘲祝慈拍綜藝是摳腳,要是我擔有這麼好的餅,彆說空檔半年, 兩年都值!
八樓:我看呀,就是祝慈之前一直無縫進組給她們慣壞了,人家自己規劃得好著呢。
九樓:之前獎項的紅利隻是個開始,隻要祝慈能撐住這個戲,那電視劇圈往後十年都不會有人是她的對手。
……
網友們眾說紛紜, 議論得熱火朝天,祝慈一概不知,她正在忙著拍定妝照。
服飾大體上參考了南北朝時的出土文物,但在紋樣上有不一樣的變化。
劇中,除了中央朝廷大齊,中原大地上還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政權,美術組結合它們的發展曆程和地理位置,設計了眾多圖騰。
祝慈在劇中所屬的陣營,就是以鷹為象征,前期的王女常服、將軍戰甲,後期的國主華服、皇帝朝服,都離不開鷹的花紋。
這部戲在妝容上並沒有著重刻畫祝慈的美貌,隻改動了她的眉形,但祝慈鼻梁高挺,眼眸深邃,又有氣質加持,反而比妝容齊全時更有一種雌雄莫辨的美。
穿上戲服,做好妝造,祝慈的氣勢一下便不同了。
她會隨著身上衣服代表的不同階段對眼神、動作有細微的調整,王女時期的銳意、領兵打仗時被殺戮洗禮的厚重、稱帝之後的內斂威嚴,說不上來哪裡有改變,但看著就是能感覺到角色的成長。
唐立德看了下成片,連說三聲“好”,直接拍板定下。
等到這些前期工作籌備完成,7月10日,《開國·鐘邈傳》舉辦了盛大的開機儀式。
祝慈和唐立德站在最前方,身後是一眾重量級配角,他們鄭重其事地拜了三拜,上香祈福,為新戲開個好兆頭。
為了配合祝慈目前的身形,剛開機的戲份集中在鐘邈剛出場,十五六歲的時候。
鐘邈一家發跡於北方,她的父親鐘衛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子,所居村落剛好在一位親王的封地內,就被征召做了府兵,運氣使然做到百夫長,之後因為忠勇得力被一路提拔,結識了不少有識之士。
後來北地大旱,朝廷卻推三阻四不肯賑災,導致流民四起,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鐘衛這些年長了不少見識,熱血上頭,集合一股勢力從內攻破親王府,殺了親王極其子嗣,把府內錢糧拿出來撫慰百姓。
也是巧合,老天爺剛好就在那之後下起了大雨,旱情緩解,鐘衛得了民心,再加上與朝廷撕破了臉皮,索性占據原來親王的這一小片封地,自立為燕王,竟也磕磕絆絆地發展了起來。
鐘邈出生於鐘衛自立為王之後,她的外祖家是當地豪紳,見鐘衛前程遠大,特地把獨女許配給他,那個時候鐘衛已經近三十,有了兩個兒子,又忙於拓寬版圖,對鐘邈這個女兒自然不怎麼上心。
鐘衛養女兒,還是大老粗那一套,和養小貓小狗並無差彆,錦衣華服、山珍海味地供著,想起來才逗逗,卻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如果不是看鐘邈小小年紀很是貌美,有點用處,恐怕連開蒙的老師都不會給她請。
還好有母親教她讀書,鐘邈才不至於變成一個廢人。
從小,鐘邈的想法便有些驚世駭俗,大逆不道,但她聰明地沒有說出來。
她並不覺得自己身為女子,和兩位哥哥有什麼根本上的不同,彆人灌輸給她的那一套貞靜柔順、三從四德,從來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開蒙後,她能夠敏銳地察覺出彆人對她的真實態度如何,看透本質,早早意識到了實權和知識的好處。
隻要是哥哥有的,那一定是好的,她千方百計都要學到手,不惜對著鐘衛一哭二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