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 127 章 紅毯碾壓(1 / 2)

這場哭戲之後, 祝慈明顯感覺到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後麵的幾場戲份拍攝出來愈發靈動。

這種感覺很玄妙,以前的她擁有非常成熟的表演技巧, 沒有人能說她演得不好, 但和現在比起來,就多了一絲工整,少了一分神性。

其實祝慈從《對決》開始,就一直在用方法派和體驗派對半的方式在表演,對比其他演員,她的優勢在於紮實的童子功和文化底蘊。

很多人最欠缺的就是對文字的理解力, 他們隻會照本宣科,注重片段式的情緒爆發,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人物邏輯,無法塑造出一個讓觀眾信服的真實的人。

打從一開始和係統綁定,祝慈就在一步步規劃,像海綿一樣,提前十年開始從各方麵打磨自己。

彆人家的孩子在無憂無慮地玩鬨, 她卻在看不到的地方瘋狂輸入名師教導,一分鐘都不浪費。

即便是一塊朽木, 也足夠吊打那些隻上過四年科班甚至非專業的“演員”了,更何況祝慈本就非常聰明。

為了讓自己的表演看上去更有“靈氣”, 祝慈還用過一次係統藥劑,提升自己的情緒敏感度, 方便共情角色。

果然, 通感室與藥劑雙管齊下,之後的每一個角色她都無往不利。

但是,剝離開係統的幫助, 祝慈的天賦隻能算中上,和那些真正老天爺賞飯吃的神級演員無法相比。

她隻是天道酬勤,用不要命的努力補上了那一截小小的差距。

而飾演時珠雲的過程,讓她終於在入行這麼多年後,冥冥中懂了何為“開竅”。

不用反複思考這個鏡頭是否有層次,也不用過分關注肢體動作和表情,就是簡單地把那個與她共生的靈魂表達出來就可以。

那種絲滑流暢,得心應手的感覺,讓祝慈無比著迷。

孫懷英對她的態度越發慈愛,很少有演員能這麼合他的脾性,老爺子本以為拍《滬商》少不了對演員的費心調教,沒想到進步神速的祝慈能讓他如此省心。

組裡的其他配角本來隻是從新聞通稿和周圍人口中聽說過祝慈的大名,知道她年紀輕輕,就有了一長串嚇人的獎項,紅透半邊天,但是沒怎麼和她合作過。

因為祝慈的作品還是太少,相比於圈內人手十幾部戲的現狀,她上大學這六年以來,已播的隻有八部,不過是每一部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已,數量確實不多。

這八部戲加起來,和祝慈真正對過戲的演員放在偌大的娛樂圈,並不算多。

再加上她飛升的速度實在太快,隻要短短一年時間,以前合作過的演員,除非是呂璋這樣過硬的實力派,想再和她二搭,都是不可能的事。

就比如說《春和景明》的徐策、《人間百味》的崔潤和,也就是在劇播時吃了一段時間的紅利,三月劇粉一散,他們最多隻接觸到更高一級的資源,想要真正提升咖位,還需要好幾年的努力。

沒幾個人能做到像祝慈這樣,每部戲都是上升的階梯,反響平平甚至撲得無聲無息,才是他們的常態。

而能被選入《滬商》的配角們,每一個都最少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屬於演技派中位於金字塔頂端的那一小部分。

他們大多已經功成名就,幾年才接一部戲,也就孫懷英這樣的大導才能把他們聚在一起。

在這些大佬眼中,祝慈以前的作品隻能算尚可,還不足以打動他們下凡。

所以直到《滬商》,他們才跨過熒幕,見到了這個格外年輕,還是個孩子的三金影後。

本來還擔心她的演技會不會是團隊營銷出來的,實際上言過其實。

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即使用最嚴苛的標準去看,也不得不承認,祝慈的演技足以配得上她的盛名。

時珠雲嫁入王家之後,社交圈拓寬了許多,飾演王家大夫人,也就是時珠雲婆婆的蔡芳潔是一位國家二級演員,和祝慈有大量的對手戲。

但兩人隻要同框,祝慈就是絕對的戲眼,與老戲骨演得有來有回暫且不提,還隱隱有控場的能力。

這可不是蔡老師在讓她,完全是祝慈自己發揮的結果。

“老孫啊,你可真會找,這姑娘的悟性太恐怖了。”休息間隙,蔡芳潔和孫懷英坐在塑料凳上閒聊,談到了祝慈。

“她這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她可沒有現在這麼厲害。”孫懷英笑得開懷,嘴上謙虛,眼裡都是對祝慈的滿意。

蔡芳潔搖著扇子,慢吞吞地說:“這就叫厚積薄發,所以說呀,每一分努力都是有用的,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脫胎換骨了,可惜現在的圈子太浮躁,很少有這麼有衝勁兒的年輕人了。”

“退休前能看到好苗子出現,也不枉咱們半輩子的奮鬥,這孩子未來的成就絕不在你我之下。”孫懷英眯著眼睛,老懷甚慰。

“但願,你可得好好剪片子,彆耽誤人家。”蔡芳潔瞥了他一眼,打趣道。

祝慈還不知道自己成了兩位前輩的聊天話題,她最近正忙著把金鬆獎典禮當天的戲份趕出來。

廖荃多次催促她回趟北京試妝,都被祝慈拒絕了,她現在隻想不受打擾,順順當當地拍完《滬商》。

要不是頒獎典禮實在重要,拒絕會顯得她狂妄,祝慈都不太想去,實在是怕中途打斷會失去這麼流暢的狀態。

還好金鬆獎舉辦地就在上海,祝慈不用當空中飛人,頒獎晚會七點開始,早上再做妝造也來得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