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落榜(2 / 2)

一日看儘長安花 寫離聲 5767 字 11個月前

終於輪到藺知柔這個大軸,她已經不知道自己該做何感想,皇帝突然撂挑子走人,選人大任落到了太子和二皇子肩上,但是當兒子的肯定隻會從皇帝親試過又首肯過的人裡選,後麵四人都沒來得及在皇帝麵前露臉,毫無疑問會黜榜了。

難怪這幾天小破孩見了她就一臉心虛,因為他早就準備好要在殿試時鬨幺蛾子,知道會連累朋友。

藺知柔雖然被他坑了,但卻意外地並不惱火,對知這始作俑者也恨不起來。

剛才皇帝的那番行事作派,連她一個外人看了都覺齒冷,三皇子在殿試上攪風攪雨,甚至還讓她覺得有幾分快意。

落榜便落榜吧,大不了回去再想想法子,過幾年瞞著外祖和舅舅去考進士科。

聽見宦官唱出自己的名字,藺知柔從容不迫地走上前去行禮:“吳縣藺遙拜見太子殿下,二皇子,諸位官長。”

童聲清越,如金玉相撞般泠然,一口官話純正地道,比之崔盧等世家子弟也不遑多讓,一下子將眾人飄遠的思緒拉了回來。

群臣抬頭望去,隻見這小兒生得朱唇皓齒,目若晨星,一看便靈慧非常,可藺姓並非吳縣望族,又位居榜末,都有些不明所以。

太子眼裡閃過一絲詫異:“把你的文章念來。”

藺知柔道一聲遵命,朗聲念起自己的賦文,她將有鳳來儀作為切入點,卻不是一味的阿諛奉承,稱頌盛世,炫示自己的文采,卻是以典麗的文字寫出了鳳凰在烈火中蕩儘塵垢,涅磐而生的高潔品性。

藺知柔的鳳凰,和貴妃肯定是沒有半點關係。太子聽著聽著,眼神逐漸從好奇轉為驚豔,然後又漸漸變成惋惜。

眾臣起初還隻是驚訝於這小兒出眾的外表、卓爾不群的氣質和落落大方的風度,聽著聽著,不禁愕然,先不說辭藻,單是這不落窠臼的題旨,這份心性和見識,便遠超一般孩童,甚至許多成年人也多有不及。

這樣出色的人物,省試中究竟交了怎樣一份答卷,竟然會屈居榜末?

許多人忍不住看向今年權知貢舉的中書舍人薛鵬舉。

薛鵬舉卻是暗暗鬆了一口氣,這藺七郎是提前在他這裡掛了號的,藺七郎是柳雲卿的徒弟,柳十四狠狠得罪過他的知交好友,他自然不會讓他徒弟好過。

但是藺七郎的答卷實在是太出挑,於是他便想了個法子,在他的卷子上潑了點墨,以試卷臟汙為由將他黜落了。

但是省試卷子都要送交門下省複核,門下省中也不知是有人真的愛才心切還是存心與他作對,竟然還是把這藺七郎塞了進去,偏偏還放在引人矚目的榜末。

薛鵬舉有充分的理由,監考的禦史與他私交甚篤,不至於從中作梗,但是藺七郎若在殿試上一鳴驚人,天子難保不會問起,到時候若有好事者把省卷翻出來,他難免要擔個察舉失人的過錯。

有了山雞賦這一出,倒是替他解了圍,藺七郎沒有經過皇帝親試,便是再出類拔萃,也無緣金榜了。

藺知柔沉心靜氣地將文章讀完,端端正正地行了個禮,一時間殿中鴉雀無聲。

太子對她的文章不予置評,卻問道:“不知小郎師從何人?”

藺知柔說出師承,殿中眾人都是一驚,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

太子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中書舍人薛鵬舉,然後收回目光,對藺知柔頷首:“你退下罷。”

所有舉童都已試完,太子讓眾人稍待,和二皇子並中書、門下和尚書省的幾位重臣一起移步內殿商議。

約莫一刻鐘後,殿試結果公布,取中者共十人。馮盎因為表現實在太差,連二皇子也沒臉讓他高居榜首,崔琰毫無懸念地奪得狀頭,馮盎得了第二,第三名是盧氏子弟,張十八郎得了第四。藺知柔果然在黜榜之列。

他們的封賞要待天子親自定奪,下旨敕封,太子隻是宣布了名次,然後按照原先的計劃在甘泉殿設宴,款待中第童子和群臣。

落第的二十人就沒這個待遇了,隻能在禮官的帶領下離開大殿各回各家。

藺知柔感覺心中有些空落落的,也不是難過,反倒有些好笑,她苦讀數月,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不可謂不儘力,然而最終還是事與願違。

離開時,藺知柔向三皇子看了一眼,恰好對上少年的目光。

熊孩子不敢和她對視,連忙垂下眼簾,對著她比了個口型:“彆走,等我。”

藺知柔這時候心裡才生出點惱意,心說你自身難保,還有閒心管我!

但是隨即她又有些悵然,和“賈九郎”朝夕相處了幾個月,到底有些離愁彆緒,畢竟以後即便有緣再見,他也不再是賈九郎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