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根本就不可能教你。
這也是為了發展,沒辦法中的辦法。
可是,幾乎所有的汽車產業,都被國外資本玩兒了一道。
你們不是想以市場換技術嗎?可以啊,我們來合作。
於是,他們把生產線帶過來了,技術也帶過來了,看起來一切如火如荼,進行得非常順利。
很多合資企業,還把“國產化率”作為指標寫進了合同。
就是說,比如一輛汽車需要一萬個配件,我們合作的第一件,你要教會我做多少種配件。
我們的目標是,合作期滿,我們的國產化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及以上。
然後,在多少年之內,我們要有能力製造出自主品牌的汽車。
聽起來是個互惠互利,很好的計劃。
國外的品牌入駐華國,也生產得順順利利。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大街上跑的,卻依然全是國外品牌的汽車。
他們是把生產線安裝過來了,可那都是他們即將淘汰的落後生產線。
生產出來的汽車,永遠是低端產品,根本不足以和他們本土生產的相比較,不論是質量還是性能,甚至連操控性都大打折扣。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九零年代美滋滋》,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Ps:書友們,我是蘇眉心,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模式。請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