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看不起汽修工啊(2 / 2)

斯太爾重卡是奧地利七十年代的技術,不過其中很多的核心零部件采用的都是西德貨,所以國內在八三年引進的時候,這款車還能勉強算是世界一流水準。

負責引進斯太爾重卡的,是當時的中國重汽聯營公司,重汽聯營公司旗下有三家企業,非彆是黃河廠、陝汽和川汽,也就是未來的中國重汽、陝汽和上汽紅岩。

這三家企業逐漸吸收和消化了斯太爾的技術,到了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已經可以成功的仿製出國產化的斯太爾卡車。

從此以後國產斯太爾成為了中國重型卡車的唯一象征,整整影響了中國二十年,整個九十年代,國內的重卡全都是斯太爾。提起中國的重型卡車,指的就是斯太爾。即便是在今天,很多國產卡車中依舊有斯太爾的技術。

黃河廠曾經生產過中國第一輛的重卡JN150,再加上本事有一些技術儲備,所以在得到斯太爾的技術之後,一年的時間就研發出了黃河JN162,並且推向了市場。

隻不過這個倉促上馬的JN162,小問題還是不少的,很多技術方麵的問題根本就沒有解決。黃河廠也是一邊生產,一邊檢查故障,一邊完善設計。

對於黃河廠來說,如果JN162重卡有嚴重技術缺陷的話,那將會是災難性後果,整款車停產,黃河廠也要涼涼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黃河廠,重汽聯營公司為了引進斯太爾的技術,六億美金的外彙砸了下去,肯定得聽個響。

重汽聯營公司可等不到幾年後慢慢消化斯太爾的技術,所以推出黃河JN162,儘快的帶來經濟效益,是勢在必行的。車造出來了,而且賣的很好,重汽聯營公司也能給國家有個交代,說明這六億美金的寶貴外彙沒白花。

……

得知幺六二重卡出現了難以解決的故障,李衛東反倒是心中一喜,修車是他擅長的,更何況他還有一個殺手鐧。

李衛東開口問道:“魏主任,能不能告訴我,你們的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告訴你也無妨。兗礦買的那批車,有很多都出現了四擋自動脫擋的情況。”魏斌開口說道。

李衛東想了想,開口說道:“如果隻是四擋自動脫檔的話,那很有可能是變速箱四擋的齒輪出現了問題。”

“換過新的了,沒用。該脫擋的還是脫擋。”魏斌搖了搖頭。

就在此時,辦公室外麵傳來了一陣爭吵聲。

“我都說了,肯定是齒輪襯套出了問題。”

“換成新的齒輪襯套,不一樣是脫擋麼?要我說,是變速規的問題。”

“變速規不也換過了麼,故障依舊,所以還是齒輪襯套的問題,應該是設計時候有缺陷,我們沒有考慮到。”

“那我也可以說,是變速規的有缺陷呢!”

辦公室裡,魏斌皺了皺眉頭,站起身來走出房門,便看到兩個三十多歲的工程師,站在一輛故障車前,激烈的爭論著。

“張工和王工怎麼又吵起來了。”魏斌無奈的歎了口氣,然後走了過去。

見到魏斌走過來,兩位年輕的工程師停止了爭吵。

“繼續吵啊!怎麼不吵了?”魏斌板著臉說。

兩人尷尬的笑了笑,顯然是有些懼怕魏斌,其中一人開口說道:“魏工,我們沒吵,就是進行一下技術交流。我認為是齒輪襯套的設計應該進行改進。”

“不對,是變速規存在設計缺陷。”另一人馬上反駁道。

眼看著兩人又要吵起來,李衛東卻已悄悄走到了那台故障車前。

這輛車的的駕駛艙已經翻開,露出了裡麵的機械零件。

黃河JN162采用的是可翻轉駕駛艙的設計,這對汽車修理工來說是非常友好的,修理工不用再爬上爬下的鑽發動機艙。

李衛東探頭望向發動機艙,發現車子的變速箱已經拆開了,露出了裡麵的齒輪。

“四擋自動脫擋麼?”李衛東眉頭緊皺,仿佛是陷入了回憶。

片刻後,李衛東仿佛想起了什麼。

隻見李衛東開口說道:“魏主任,兩位老師,我想我已經知道故障原因了。”

眾人同時扭頭望向李衛東,兩位工程師更是發覺,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個生麵孔。

“魏工,這是誰啊?”王工率先開口問道。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來幫我一點小忙,翻譯一些文件。”魏斌隨口說道。

“翻譯?是漢東大學的大學生麼?”這次詢問的是張工。

李衛東搖了搖頭:“不是,我是個汽車修理工。”

張工和王工的表情同時一變,眼神中不由自主的透出一縷不屑來。

那王工更是開口說道:“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變速箱設計的問題,你一個汽修工,就彆來添亂了。”

“這兩個工程師,是看不起我這個汽修工啊!”李衛東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今天必須要露兩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