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中,幾位金融專家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保險公司的領導雖然依據是一臉懵懂,但是從專家的表情,便能夠感覺到,李衛東說的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如果隻是次級貸款斷供率升高的那百分之幾,對於美國那龐大的經濟體量而言,不過是毛毛雨而已,無非就是銀行受點損失,貸款人信用降低而已。
美國光是3億美金規模以上的銀行,就有兩千多家,資產超過十九萬億美金,斷供損失的那點錢,均攤到十九萬億美金的資產上,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CDS的違約則要嚴重的多,主要是套娃套的太大了,也使得CDS違約所產生的金融風險幾何倍的放大。
但即便是這樣,CDS違約也就是造成局部性的金融問題,頂多類似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那種情況,以美國的經濟體量也能撐得住。
然而再加上CDO的話,那就是全麵性的金融風險了,對於美國的整個金融體係都是一場核打擊,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CDO的全程是擔保債務憑證,就是把所有可能的現金流打包在一起,並且進行重新包裝,再以產品的形式投放到市場的憑證。
這個現金流可以是債券、債務、保費、CDS等,全都是固定收益產品,可以預測到未來的收益。也就是說這個CDO,本身就是一種固定收益證券。
你可以把CDO看成是一堆借條,等到借條到期,借款人來還錢,就能得到收益。但是借錢的人到期不還錢耍賴皮,那麼就會產生損失。
CDO這個東西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把各種各樣的現金流分拆再打包,就相當於是分散投資,降低了風險。
但是負責將現金流拆分打包的人,卻有問題,再好的金融產品,也架不住華爾街的金融機構玩騷操作啊!
最初的CDO裡麵,都是一些比較優質的現金流,也就是都能兌現的借條。
但是優質現金流就那麼多,賣著賣著就不夠賣的了,於是金融機構就開始往CDO裡麵,摻雜一些不那麼優質的現金流。比如次級貸款所產生的MBS和CDS這種高風險產品。
這相當於好產品和壞產品搭著***如你買一箱好蘋果,得順便買一個爛梨。
再到後來,金融機構發現,我手裡的爛梨有些多,好蘋果有些少,於是乾脆就提高爛梨的比例,你買一箱好蘋果,就得買一箱的爛梨。
但是顧客也不是傻子,我買一箱蘋果,有一個爛梨,尚且可以接受。可是一箱蘋果裡,一半都是爛梨,這我肯定不乾了,傻子才會買呢!
於是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又進行了一波騷操作,那就是在分拆重組產品的時候,儘可能的做的複雜一些,讓顧客搞不懂我這裡麵到底有多少好蘋果,有多少爛梨。
之前說過,CDS這種東西就是給保險賣保險,然後不斷的套娃,而這種套娃的模式,就非常適合在分拆重組的時候進行騷操作。
比如銀行貸出了100萬的次級貸款,然後去找保險公司買CDS,搞了個合同1號,保險公司再找其他保險公司,給合同1號買保險,搞了個合同2號。
以此類推,最終這100萬次級貸款,套娃套出了10份合同,分彆是合同1號到合同10號。
金融機構就把合同1號到合同10號,分拆成100份,然後挑10份打包在一起組成CDO,拿到市場上出售。
而當投資者看到這份CDO,總得了解裡麵都有什麼東西吧,於是從裡麵挑出一份合同,發現是合同10號。
合同10號是針對合同9號的保險,買家想要知道合同10號裡麵是什麼,就得去看合同9號,而想要知道合同9號是啥,又得去找合同8號。以此類推,最終找到合同1號,才會發現,原來是那100萬次級貸款的保險。
然後買家又從CDO裡麵抽出另一份CDS合同,可能是另一個套娃的合同10號,然後他再去找另一個套娃的合同9號,再以此類推,又經曆了一個麻煩的過程。
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騷操作就是,把一大堆套娃的合同10號,塞進CDO裡麵,這樣買家根本就不可能查清楚,CDO裡麵到底是什麼東西。
有經濟學家這種CDO比喻成開盲盒,但實際上這東西比開盲盒還狠。
盲盒這東西,也隻是你開之前不知道裡麵是什麼,當你把盲盒打開以後,裡麵有什麼東西一目了然。
然而被華爾街包裝過的CDO,不光你買之前不知道裡麵是什麼東西,就算你買了之後打開一看,你也不知道裡麵是什麼東西。
而由於CDS的套娃實在是套的太多了,所以有些時候,負責對CDS進行拆分重組的金融機構,自己都搞不清楚我這個CDO裡麵賣的是什麼東西!
無論經濟學還是社會學,這都是很難想象的事情。你一個賣東西,不知道自己賣的是什麼,而且這東西還賣了幾十萬億美金!
這種稀裡糊塗的金融產品,怎麼可能沒有巨大的金融風險,一旦引爆,也難關全球經濟跟著吃瓜落。
華爾街的騷操作,最後弄的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賣的CDO裡有什麼東西,投資者就更搞不懂了,而這也就產生了另一個問題:
作為投資者,我都不知道自己投資的社什麼玩意兒,那我該怎麼選擇產品?市麵上有那麼多CDO,我該投資哪一款?
而這個時候,專業的評級機構就有用武之地了。
投資者雖然不知道那些CDO裡麵都有什麼東西,但是可以去看CDO的信用評級,評級高的,那肯定就是信用好的產品,評級低的肯定就是信用差的產品。
這就像是我們平日裡看電影和電視劇,你不知道這部電影好不好看,又不想開坑踩雷,那就看一看這部電影的某瓣評分。
一看某瓣評分9分,那肯定是部好電影,完全就敢於入坑了,甚至會覺得錯過的話很可惜。即便是壓根沒看懂電影講的什麼,也會本能的覺得這是一部牛比的電影。
若是一看某瓣評分2分,那就肯定是一部爛片,看都不想看,即便是看了,也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儘可能的在電影裡麵挑毛病。
電影的評分,幫助觀影者挑選了電影,而美國的信用評級機構就是幫投資者挑選了要投資的產品。
投資者要購買一款CDO產品,雖然他搞不懂裡麵都是些什麼東西,但是當他看到標準普爾對這款CDO的評級是AA級時,就會覺得這是一款信用還不錯的產品,值得去投資。
而當他看到標準普爾給這款產品的評級僅僅為C級時,這時候投資者就會知道,這款產品的信用比較一般,投資的話要麵臨比較大的違約風險。
在理論上,信用評級也沒有問題,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評級機構專業和公平的基礎上。
問題就是無論是標普,還是穆迪,都是商業機構,人家是指望著評級吃飯的!
如果評級機構給CDO一個比較低的評級,那麼他們就失去了這個客戶。
結果就是,進入到2007年以後,無論是標準普爾,還是穆迪,對於美國CDO產品的評級,從來沒有低於過A級!
也就是說,某一款CDO產品,裡麵可能都是次貸有關的CDS,不光是有一堆套娃,而且這些套娃都即將麵臨違約,真要是評級的話可能連B級都評不上,結果標普和穆迪卻給了人家A的評級。
當投資者看到這個A的評級,也就上當購買了。
這就像是某瓣評分非常高的一部電影,結果你看過以後發現拍的是什麼爛玩意兒!然後恍然明白過來,那麼高的分數肯定是花錢刷上來的。
投資者購買CDO產品也是如此,隻不過當他們醒悟的時候,已經血本無歸了。
李衛東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點名了美國評分機構對於CDO過高的評分,此時再聯想到華爾街對CDO的那一套騷操作,有一定金融知識的人立馬就明白過來,這等於是評分機構和金融機構合夥坑投資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