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公也在此。”
“都來陪朕烤烤紅薯。”
過了一會兒,邵成章又來了。
“官家,韓相公、司馬相公和陳相公都在外麵恭候。”
“都叫進來吧。”
來的人正是韓公廉、司馬琦和陳規。
“臣參拜陛下。”
“都坐,今日朕找你們,是朕心中有一些困惑,需要你們幫朕解決。”
邵成章呈遞上來一本《大宋造船誌》,趙桓道:“大相公的政見,朕是很認可的,海線一定是一條必須開拓出來的貿易線,若是海外人人都使用交子,趙鼎睡覺都會笑醒。”
“大宋根本不愁沒錢花。”
“隻是現在大宋造的船,速度慢,還需要許多人劃動。”
一群人圍著火堆,秋風吹過,甚是清涼。
“蒸汽機能夠推動馬車,蒸汽機為何不能推動船?”
皇帝一句話,如同平地一聲雷,讓司馬琦呆立原地。
“鐵軌的火車都已經成功,為何船不行。”
“朕給你們算一筆賬。”
“朕若是一個商人,一個劃船的人一個月的工錢是3貫,行駛到注輦,用一百人,來回6個月,總人工薪酬1800貫。”
“如果燃燒煤來推動船,6個月需要多少錢的煤?”
虞允文道:“大約500貫。”
“如此,朕就需要能用蒸汽推動的船。”
“韓卿,朕需要。”
“老臣竭儘所能。”
趙桓看著司馬琦和陳規道:“朕去年就提過此事,再給六個月,能否出雛形,朕到時候在汴河上親自嘗試。”
“6個月沒有問題。”
“好,所有成功的嘗試,都整理給到石相公,石相公要將一切實踐成功的技術,理論化,編寫到書本上,發放到各個大學。”
“是!”
趙桓繼續道:“石相公,今年考入科學院的名額有多少?”
“陛下,今年有三人考入了科學院。”
“哦,都叫什麼名字,朕還是要見一見的。”
“一個叫趙子植,他提出了火炮新理論,並且在考試的時候研製出了新的火藥,威力提升了一倍,說起來他還是宗室。”
“一個叫錢雨薇,來自錢氏家族,她根據陛下您寫的《力學》,改良了火炮的設計和蒸汽機的設計,火炮的射程增加了三百米,蒸汽機的熱能損耗,減少了三分之一。”
“最後一個叫錢玲兒,也是出自錢氏家族,她驗證成功了陛下提出來的青黴素理論,但還有待做最終確認。”
趙桓微微一怔,沒想到今年的三個人成績如此強悍。
這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這是好事,朕要抽空見一見這三個人。”
趙桓道:“你們切記,好好待這樣的人才,千萬不要讓他們受了委屈,辭職不乾,最後埋沒在民間。”
“是!”
趙桓腦子裡有很多構想。
目前真正出了雛形的,公路、鐵路、汽車、火炮、火槍、手榴彈。
很難實現的有青黴素、顯微鏡、防彈衣、狙擊槍、遠程炮彈、鋼鐵製造的船、萬能膠水這些。
這些很難實現的,趙桓基本也就跟韓公廉他們說說。
這些傳出去也沒人信,更沒有人知道是什麼。
到時候真要是做不出來,就打臉了。
趙桓作為皇帝,還是要麵子的。
這青黴素若真是被那個錢玲兒給弄出來了,那可是要大賞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