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遼東有奏書。”虞允文將奏書呈遞上去。
這份奏書正是劉彥宗寫的。
趙桓打開看了一遍,同樣的內容,寫給宰相的奏書,與寫給皇帝的奏疏,語氣不同而已。
大臣們站在下麵,大殿內氣氛凝重。
遼東之事,半夜之間,幾乎所有大臣都知道了。
趙桓穩坐上麵,一語不發,意思很明顯:眾愛卿,請儘情開始你們的表演。
眾大臣沉默不言。
趙桓掃視一轉下麵道:“都沒有要說的?”
戶部侍郎丁秋出列:“啟稟陛下,臣以為,劉禦司所為欠妥。”
“丁卿你此話怎講?”
“據臣了解,劉禦司尚無確鑿證據,便將郭懷義入獄,嚴刑拷打,有屈打成招之嫌疑。”
趙桓依然不說話,其他大臣也不說話。
過了一小會兒,趙桓才道:“其他人呢?沒有要說的?”
參知政事陳暘出列道:“陛下,郭懷義是朝廷三品官員,統管遼東運輸和財務,劉禦司私用刑罰,確有不妥。”
按照正常流程,肯定是先要扣押下來,奏疏皇帝,告知宰相,由中樞議事決策。
要知道,那畢竟是三品大員啊!
顯然,朝堂上的大臣們,覺得劉彥宗越權越得太狠了。
這一次是郭懷義,下一次呢?
朝廷高官,豈是說下獄就下獄的?
視政事堂為何處?
丁秋和陳暘隻說劉彥宗處理郭懷義的方式有問題,並未否認郭懷義有罪,且避而不談現在遼東發生的事情。
顯然是都不想扯進去。
郭懷義是誰的人,這朝堂上大家心知肚明。
三司使周朝在一邊,沉默得像一塊木頭。
而參知政事則似乎也不太關心郭懷義的死活,隻想著說,借此機會讓劉彥宗脫一層皮下來。
而眾大臣的心思還在發在大相公虞允文身上,看他怎麼來說。
心照不宣,郭懷義下台,對虞允文肯定是最好的。
他可以有機會安排自己的人去經略遼東了。
朝堂上死靜一片,仿佛一根針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趙桓淡淡道:“沒有人說話了嗎?”
“陛下,劉禦司所行,確有不妥。”
“臣附議!”
“臣附議!”
……
仿佛開了一道閘口,一瞬間就出列了十個大臣。
很顯然,大家現在要狠狠參劉彥宗一把。
形勢變得非常微妙。
劉彥宗是誰的人?
虞允文?周朝?還是陳暘?或者軍督府?
都不是!
督察院和禦史台是獨立開來的,督察百官的。
他是皇帝的人!
他的言行代表了皇帝的意誌。
現在,大臣們是對皇帝縱容劉彥宗有意見了。
皇帝的目光開始變得鋒利起來。
趙桓道:“周相公,你有什麼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