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5597 字 10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寒門狀元最新章節!

朱祐樘彌留時,心中最放心不下的並非是妻子,而是兒子,因為兒子年少,將來要執掌朝政,可他對兒子的能力實在沒底,隻能寄希望於朝中老臣。

在弘治皇帝思量誰會搶他兒子皇位時,思來想去,朝中大臣雖不能說個個都是賢良之士,但忠心還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皇家把權力收得很緊,就算是執掌兵權的英國公張懋,也隻是名義上掌握京營和五軍都督府。

因為五軍都督府內部彼此互不統轄,互相牽製,互相防範。同時,五府隻是掌握軍旅之權,軍政權在兵部手上,府部互相製約,出動兵馬需要兵部提請,五府不能乾預,事平之日,將歸於府,軍歸於營,印歸於朝。

這也就是說,在沒有皇帝的旨意下,張懋根本就調動不了軍隊。

連執掌兵權的張懋都不能威脅太子皇位,那就隻有西北的蒙元餘孽是為心腹大患。

朱祐樘登基至今,韃靼人屢屢犯邊,他繼位之初時尤甚,韃靼人喜歡每年秋天到九邊劫掠,搶到物質過冬,到弘治中期隨著明朝國力強盛情況才逐步好轉。但好景不長,前幾年韃靼人故態複萌,才有了之前劉大夏領兵出征,沈溪憑借佛朗機炮立下大功的事情。

大明是在滅掉蒙元的基礎上建立的,朱祐樘始終對當前試圖重歸統一的韃靼人放心不下,於是在他身體好轉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劉大夏、謝遷等大臣商議出兵西北事宜。

在弘治皇帝看來,能一仗殲滅韃靼人主力,使得其接下來幾年甚至十幾年一蹶不振最好,如果達不到但是能收複河套平原,在戰略上對蒙元各部由守勢變成攻勢也可,這樣一來,便能給兒子創造一個相對寬鬆和平的內外環境。

弘治皇帝皇帝忽略了一個新情況,韃靼人雖然陷入內鬥,但經過數年征戰,達延部已經明顯占據上風,火篩等部族節節敗退,眼看連族群都快保不住了。

沈溪之前分析過,明軍出兵草原,有很大的可能無法利用韃靼內部的混亂,反倒達延部會借助大明的威脅,完成對韃靼各部族的一統。

火篩等部是絕無可能投靠大明的,當外敵出現時,韃靼人自然而然就會抱團取暖,達延部趁機跟那些瀕臨失敗的部族達成協議,將各部落收編或者是拆散分開居住,達到對蒙古中部草原一統的目的。

到那個時候,明軍出兵草原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艱難境地。

攻攻不下來,撤退又怕被追擊和埋伏,跟韃靼人在補給困難的草原上作戰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而大明官兵很多都是在當兵後才開始接觸和學習騎馬,蒙古人天生就要跟惡劣的環境作鬥爭,茹毛飲血,大明官兵則生於軍戶或者民戶之家,祖祖輩輩都是耕田、屯田,這就是差距。

當朱祐樘提及西北戰事,劉健沒有隨便發表意見,他清楚皇帝的用意,不想破壞朝廷的戰略方針。

馬文升雖然深知出兵西北有一定風險,也意識到韃靼內部可能會出現一致對外的狀況,但還是有所期冀。

既然韃靼經曆弘治十三年之敗,又內鬥多年,必然元氣大傷,如此一戰就算不勝也不至於慘敗,何況大明現在已經配備幾百門佛郎機炮,當初沈溪隻是帶了十門炮出戰,就能扭轉戰局,有了幾百門炮那還勝利不是手到擒來?

都是之前就商量好的戰略,馬文升和劉健沒有提出太多實質性的建議,許多都屬於老生常談,但就這麼絮絮叨叨,依然不知不覺就說了半個多時辰,外麵天色昏暗下來,乾清宮的太監開始掌燈,皇帝寢殿內很快燈火通明。

馬文升有些坐不住了,心裡直嘀咕,這還“長話短說”?一件既定之事都囉哩囉唆談論這麼久,那不用說,接下來兩件事恐怕得往談論一個時辰的方向發展。

“此事就暫且先不議了吧!”朱祐樘終於把第一件事說完。

如今已經是飯點,但身在皇宮沒人管飯,弘治皇帝興致盎然並不覺得疲乏,兩個老臣倒先支撐不住了。

朱祐樘道:“二位卿家,朕要說的第二件事,是皇後即將分娩,朕請兩位愛卿為新皇子著書立作,為他禱告上蒼,請上蒼為他賜福,並賜名!”

劉健和馬文升聽了不由對視一眼。

這要求很古怪,皇後臨盆,關臣子什麼事?

而且弘治皇帝似乎已經預料到張皇後誕下的一定是皇子,這是先做祭祀,然後再行占卜,為新皇子定名。

二人不由想到朱祐樘起死回生後,對道士和番僧的信任幾近走火入魔,心中雖然生氣,但卻沒轍,皇後臨盆本來就是一件喜事,無論誕下的是皇子或者公主,至少弘治皇帝這一脈不至於那麼單薄。

退一步說,若是皇子,就算將來太子無後,也不至於令弘治皇帝這一脈斷絕。

“是,陛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