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還沒說什麼,王華卻幫梁儲說話了:“賓之莫要誤會叔厚,他平時不善這等勾心鬥角的事情,怕是陛下身邊有人提點,乃是內官也說不一定!”
李東陽和王華都看向劉健,想聽聽首輔大人的看法。
劉健搖頭:“是誰幫陛下出謀劃策已不重要,如此看來,陛下對德輝入閣心存芥蒂,即便再提請,最後陛下很可能會安排他人入閣,實非我等所願,反倒不若將此事暫且擱置,如此才能做到君臣和睦……”
李東陽心有不甘:“原本以為陛下身邊都是忠耿之臣,卻未料有宵小提出此等歹毒之議,陛下居然會盲目聽從小人之言,長此以往,朝堂必然烏煙瘴氣,陛下聲名也會受到不小影響!”
劉健看了看王華,道:“這件事,先不要計較叔厚和德輝的功過。陛下剛登位不久,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把火尚未燒到朝堂已屬萬幸……守住當前和諧穩定的政局,達成皇權順利交接,乃你我之職責,切勿心存與陛下相鬥之心!”
“賓之,你脾氣太過耿直,不可再在此事上糾纏,這份奏本便按留中之策上奏,交由陛下處置!”
李東陽無奈點頭:“那一切就依劉少傅所言,新增內閣人選暫且不定,待來年改元後再議。那時德輝在內閣的地位必然更加穩固,便是新皇不允,朝中也無人能替換德輝……德輝,你在內閣悉心做事便可,將來一定能讓你順利入閣!”
王華反而沒有那麼強烈的意願入閣,此時他比劉健和李東陽的心態更平和,沒有苛求的意思。
劉健和李東陽表麵上息事寧人,但內心卻有與皇帝較勁兒的衝動,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皇帝年幼,需要他們輔佐,但其實是不肯放權,怕小皇帝將他們努力維持的大好江山給敗壞掉。
……
……
王華按照劉健的意思,擬出票擬,表明態度,暫且不宜再提增加內閣人選。
等奏本送到朱厚照手上時,熊孩子彆提多開心了,因劉健和李東陽的妥協,在他看來就是自己的勝利,他對於這次的結果歡欣鼓舞,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從劉健和李東陽手上奪權,將來什麼事都可由他來做主。
朱厚照對劉瑾說道:“劉公公,你給朕出的主意終於成功避免增加內閣人選,大善!現在內閣依然維持原樣……”
劉瑾多少有些失望,因為他正準備去拉攏一下李傑和焦芳,讓他們跟自己建立起攻守同盟,如此二人進入內閣後,他在朝中便有了幫手,但現在劉健選擇屈服,不再要求增加閣臣人選,讓劉瑾收買人的計劃暫時作廢。
劉瑾麵帶憂色:“陛下切莫高興得太早!”
朱厚照正在欣喜中,聽到這話不由皺起了眉頭:“你什麼意思,詳細說來聽聽!”
劉瑾歎道:“陛下試想,這不進不出,王侍郎依然在內閣幫劉少傅和李大學士票擬,就算他未入閣,其實人已在內閣,朝廷大小事項,均出自劉健和李東陽授意,陛下仍未能執掌朝政……”
朱厚照聽到這話,惱火地問道:“那你說該怎麼辦?難道讓朕執意增加閣臣人選,將李傑和焦芳安插進內閣?”
劉瑾道:“老奴並無此意。其實這一切症結之根源,並不在內閣,而在於……”
話說了一半,劉瑾不再說下去,他很聰明,有些話適可而止,顯得他不是多嘴之人,但卻可以成功引起朱厚照的好奇,誘使皇帝追問下去。
“在於什麼?你但說無妨!”朱厚照果然中計。
劉瑾裝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先皇時,雖然朝中大小事情皆出自內閣票擬,但司禮監嚴把朱批大權,加上先皇親自過問政事,使得朝堂運轉良好。等到陛下您登基,這司禮監……唉,臣實在不想說!”
朱厚照怒道:“這還用得著你來提醒?朕早看出來了,司禮監形同虛設,蕭敬根本事事都聽從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內閣說什麼就是什麼……偏偏母後對蕭公公寵信有加,說他是先皇委任的顧命大臣,辦事可靠,什麼事都可倚重他。呸,讓他去抄票擬確實能做到一字不差,但這叫辦事可靠?你倒是給朕想個辦法,將他撤換下來啊!”
劉瑾見自己的目的基本達到,苦口婆心道:“陛下,其實蕭公公如此做,不過是權宜之計,為的是朝堂順利過渡,對陛下並非完全是壞事。但現在陛下最好需要挑選能力卓越者加入司禮監,即便不能替代蕭公公的位置,也可行使秉筆太監之責,讓蕭公公儘量避免接觸奏本……”
“嗯?你的意思是……將蕭公公架空,讓他有名無實?”朱厚照終於明白過來,驚訝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