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7章 不出兵(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1261 字 10個月前

西北局勢又平靜下來,似乎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兵馬集結,不代表一定會發生惡戰,至少接連好幾天再無韃靼人犯境的消息,韃靼人跟明軍在張家口堡一戰,也是朱厚照禦駕親征以來除開延綏外,唯一有正麵交鋒的戰報,自那以後口外韃靼軍情就開始變得捉摸不定。

今天傳來消息說韃靼人在張家口堡北三十裡轉悠,明天可能就後撤至百裡開外,後天又傳出彆的什麼消息。

朱厚照下達不許出兵的禦旨,也就意味著,除非他頒布新的開戰聖旨,否則各路人馬就要守在關塞內按兵不動,就連派往北關外的斥候數量也明顯減少……韃靼人有意開始針對明軍斥候,不過幾天時間,隸屬於宣府鎮的斥候折損數量就超過三百人,以至於後來斥候都不敢離開長城一線太遠,帶回來的消息多自相矛盾。

即便是陸完和王敞這兩位兵部侍郎到了張家口堡,對於當前混亂的局麵也沒有絲毫改觀和促進。

朱厚照不接見官員和將領,也就意味著下麵的意見無法忠實地傳達到他耳中,即便可以從彆的渠道得悉一些情報,但以朱厚照的自負,全然不覺得張家口堡外隻是韃靼人派出的散兵遊勇。

朕堂堂大明皇帝,注定是要功在千秋的聖君明主,居然隻是敗在幾個蝦兵蟹將手中?這絕無可能!

巨大的心理反差,讓朱厚照接受不了韃靼人從未把宣府當作主戰場這個事實,在他親自策劃出兵失利後,說是要等後續人馬到來後再報仇雪恨,但其實不過是自我逃避的一種方式,他覺得麵見官員和將領會讓自己丟人,所以乾脆故技重施,躲起來自娛自樂。

與此同時,延綏鎮治所榆林衛城,王瓊已多次跟手下的幕僚和將領探討宣府鎮發生的戰事,因為王瓊能獲悉的宣府情報隻是隻字片語,所以他也無法確定張家口堡之戰是否跟朝廷宣揚的那般大獲全勝。

“……形勢還是不容樂觀。”

日常例會上,王瓊麵對延綏鎮諸多將官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各路人馬調往宣府,若韃靼主力在倒也尚可,就怕韃靼人隻是派出少量兵馬襲擾,等我大軍出塞時突然撤走,往彆處襲我邊陲要塞,到那時就怕地方軍備空虛以至於城塞有損。”

延綏遊擊將軍張亭道:“就算韃靼主力自宣府撤走,後續襲擊的也隻是在大同鎮或者偏關一線,暫時到不了延綏,三邊之地可保太平,那我等便不必太過擔憂。”

“對!”

在場附和的人不在少數。

王瓊環視在場眾將官,心中不免有些難受,暗忖:“這些將領,沒有一人有衝鋒陷陣殺敵立功的想法,隻寄希望於韃靼人不要到自己防區撒野便可……連最渴望軍功的武將都抱著如此心態,也難怪過去幾年我大明一直打勝仗,卻總是無法擴大戰果,也解釋了為何韃靼人屢敗屢戰,就在於韃靼人知道我大明官將心態,未戰先怯,所以才屢屢前來挑釁。”

副總兵侯勳問道:“大人,是否需要從地方征調巡檢司人馬到邊塞補防?”

王瓊搖頭:“暫且各城塞和堡壘,防守人馬已足夠,再調巡檢司官兵參戰反而會因為溝通不暢出問題,暫且三邊之地尚未有韃靼人進犯的消息,便先保持原樣,守好各自防區,不出問題即可!”

侯勳想說什麼,欲言又止。

這一幕落進王瓊眼中。

會議結束後,王瓊特地將侯勳留了下來,叫到總督衙門後堂,和聲細語問道:“之前你有話要說?”

“呃……”

侯勳麵色中帶著幾分遲疑,謹慎地道,“王大人讓卑職去調查關於韃靼王子暴死之事,大概已經有結果了……聽北邊過境的人說,有大股韃靼人往西開了過來,好像是往永謝布部的地盤殺去,但這跟朝廷所說的韃靼主力兵馬出擊方向……並不吻合。”

王瓊本來已經端坐下,聞聽這消息之後霍然站起,緊張地問道:“你是查到,有韃靼人……也就是達延部主力往西前來?可是在延綏正北方向?”

侯勳仍舊顯得很為難,苦笑道:“大人,卑職沒有查清楚,所以不敢亂說話,現在獲取的情報很少,隻是聽自延綏北關外遷徙過境的牧民說,有一部明軍在草原上行動,不是一個而是很多人都這麼說,所以卑職覺得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撒謊。”

“在草原上行軍的大明軍隊……那不就是沈尚書率領的兵馬嗎?”王瓊神情激動,撚須而歎,“不出所料的話,沈尚書已經完成既定的誘韃靼兵馬深入的任務,下一步就是往延綏而來。”

侯勳搖頭道:“許多事情卑職未查清楚,卑職還聽說……韃靼主力跟在我大明兵馬身後,但有此說法的人,許多時候又自相矛盾,有說雙方兵馬相隔十裡八裡卻未交戰,有的又說雙方曾在黃河以東地區經曆過一場慘烈的拚殺,所以卑職腦袋也糊塗了,不知道該信誰的才好。”

王瓊道:“還有呢?”

侯勳凝眉努力思索:“卑職了解的這些消息都是牧民提供,有部分是在其被邊軍擒獲後逼問口供所得,不排除信口開河的可能……還有人說我大明軍隊跟草原上某一部族結盟,然後聯手與追兵作戰,說是殺了幾天幾夜,連河流都染紅了,但問及細節,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聽到這裡,王瓊的臉色變得異常深沉。

王瓊想在腦子裡把這些散亂的消息連成一線,從而能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來解釋那些未知的事情。

侯勳繼續道:“卑職曾想過派人過榆溪河去查探,誰料現在榆溪河正值漲水期,騎兵過一次河非常麻煩,且近來在榆溪河北發現大批韃靼斥候的蹤跡,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好像不是來延綏挑釁的,想抓個活口逼問也沒法做到……昨天好不容易有名神箭手射死一個,拉回屍體來後發現是達延汗部的怯薛軍精銳。”

“怯薛軍?達延汗的禁衛?”

王瓊自言自語兩句,突然用冷目看向侯勳,問道:“你知道這麼多消息,為何不早一步前來通知本官?”

侯勳一看王瓊咄咄逼人的姿態,以為是要興師問罪,趕緊解釋:“大人,這些都不是什麼詳細的戰報,隻是一些……小道消息,卑職沒查清楚前,哪裡敢對大人您稟報?就怕這些消息會引起軍中不安,所以想進一步查探清楚再說。”

王瓊點了點頭,道:“你比吳總兵會辦事,至少你還能查出點東西來,算是不錯了……唉!”

說到最後,王瓊不由歎口氣,好像對吳江和侯勳都有不滿。

侯勳自知不是什麼能人,臉色漲得通紅,尷尬地說道:“為朝廷做事,乃是卑職義不容辭之職責……卑職一直擔任副職,少有承擔實務的時候,經驗不足,這幾天連那位韃靼王子暴斃的事情也沒查清楚……哦,好像有人說,那位韃靼王子乃是達延汗部的二王子,至於名字下官沒記住,嘰裡咕嚕的非常難記。”

王瓊看著侯勳道:“如果死的真的是達延汗部的二王子……這問題就複雜了,這個二王子乃是達延汗親自任命的濟農,據說將來會接管蒙古右翼各部族,如此一來明軍跟右翼部族聯合起來跟達延部兵馬開戰,也就解釋得清楚了,隻是這場大戰到底什麼結果,你可要查清楚。”

侯勳麵色非常為難:“大人,現在消息太少了,那個傳遞消息的牧民,自己也說明從未靠近達延部和明軍營地,隻是在黑山附近看到河流的水是血紅的,還有許多屍體,便以為發生大戰,所以快速過黃河南逃。還有人說根本沒看到什麼淌血的河流……”

“唉!”

王瓊再次歎了口氣,道,“那意思是,眾說紛紜?不過既然草原上的牧民都能突破封鎖往南邊來,為何我們就不能有斥候到北邊去刺探消息?傳令下去,若有能帶回有價值情報的官兵,無論是誰,本官一律連升他五級!”

“是,大人。”

侯勳抱拳行禮,道,“卑職所知道的情況都已跟大人言明,不知大人是否還有彆的事吩咐?”

“下去吧,趕緊去查,有什麼消息第一時間來報,不要等本官問你才說!”王瓊急急忙忙跟侯勳說完,顧不上做彆的,連忙去見謝遷。

……

……

王瓊告知皇帝在張家口堡取得一場“大捷”後便未再去見謝遷。

謝遷的病到現在仍未痊愈,再加上這位首輔大人明顯有對軍務有懈怠之意,王瓊不敢貿然打擾,但這兩天他忽然覺得有事不去跟謝遷商議,久而久之對方就會失去對他的信任,即便他自己才是三邊主帥,但遇到不容易決斷的事情還是應該主動請示,如此也顯得禮重。

本來謝遷不接見的態度異常堅決,讓人出來跟王瓊打招呼,意思是讓他自行做主。

但在王瓊堅持後,謝遷也沒有再拒人於千裡之外,拖著病軀在東廂房書房會見王瓊。

王瓊見禮後便把之前侯勳報告給他的事情,詳細轉告謝遷。

謝遷聽完咳嗽幾聲,道:“德華,你是想說,之厚現在已快要到延綏來了,你要派兵出塞去配合他的軍事計劃?”

王瓊沒有回答,但其實意思很明確,按照既定計劃,現在到了延綏鎮出兵的時候,隻是預期中其餘各軍鎮的人馬沒到趕來罷了。

謝遷見王瓊不答,又道:“那你現在怎麼能確定,傳聞是事實,不是韃靼人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突然間,王瓊好像理清了思路,問道:“莫不是謝閣老覺得,現在這種情況是韃靼人有意營造出來的,讓我們往這方麵聯想?”

“咳咳!”

謝遷又咳嗽了幾聲,道,“事情到底怎樣,至少現在沒有準信,如此那你就不能貿然出兵……不要拿朝廷剛出兵時下發的軍事計劃說事,現在陛下不是已更改回來了,把主戰場挪到宣府去了?就按照陛下最新的意思辦事即可!至少此時此刻韃靼主力沒來,沈之厚的兵馬也沒來……等求證後,證明沈之厚真到了延綏,再商議對策也不遲。”

謝遷的態度明確,那就是真相未明之前,依然以堅守為主。王瓊雖然有些不認同,卻不能跳過謝遷自行做決定,如此也就作罷,告辭離開。

謝遷沒有出門送王瓊,這裡本來就是在三邊總督衙門內,送來送去沒有必要。這衙所規模要比普通官衙大一些,西北軍務向來繁重,朝廷對於統籌西北軍務的三邊總督衙門多有修繕,就算再有貴客入住也有空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