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望著楊一清的信函,不由感慨道:“確實應該安排合適的人去合適的地方,如此一來消息也會通暢不少……之厚這小子是有能力,但他未必跟我一條心,否則何至於要我從紫荊關獲取消息?”
因信函中,楊一清基本確定皇帝如今一切安好,畢竟朱厚照到了靈丘後見過地方官員,謝遷連夜去找王敞,準備讓王敞將消息帶回京城。
王敞非常苦惱,大半夜被人吵醒,又被人安排差事,這讓他很不爽,擺明了是要讓他跑腿。
王敞瞪著眼道:“於喬,你有信隻管往京城發便是,非要讓我這個兵部侍郎去發?你可知道現在朝中很多人對兵部抱有戒心,這件事不是應該以你的名義發出去最合適?太後那邊最關心的還是你的奏折啊。”
這邊王敞的意思已經很明白,太後最信任的人是你,你隻管自己上奏就好,為何非要到我這邊來走個程序?難道你是想給沈之厚個台階下,意思是這份奏疏是由沈之厚指示兵部上的?
謝遷沒好氣地道:“難道老夫不知道太後那邊想看到什麼?但司禮監兩位公公……”
“咳咳!”
王敞終於明白了,不由咳嗽兩聲,歎道,“還是跟之厚一樣,讓我去跟司禮監的人說,你啊你,自己去見司禮監的人不行嗎,非要叨擾我?”
之前沈溪有很多事可以自行去辦,也是讓王敞從中傳達,當時王敞思索良久才意識到沈溪不想直接跟朝中人接洽,免得朝廷對他的懷疑加深,這算是沈溪保持容忍態度的具體體現。
但謝遷這番舉動卻讓王敞感覺不太尋常,因為在王敞看來謝遷根本沒必要避諱什麼。
謝遷歎道:“老夫現在的身份也非常尷尬,朝中事老夫確實可以一言而決,但變相的,因為老夫跟之厚的關係,會讓朝中文武對老夫有所質疑,如今介夫做事還算妥當,那就讓他暫時負責處理奏疏票擬,若太後有什麼要緊事,可以問問他。老夫便留在居庸關內,維護這一路人馬安穩。”
王敞搖頭道:“這些人馬,完全可以交給軍中人負責,連兵部這邊都可以撒手不管。”
“你不能撒手!”
謝遷一聽有些急了,“之厚這小子不辭而彆,但他做事還算穩妥,讓全卿先往京城,坐鎮兵部,而你留在居庸關,算是一次合理布控,如今陛下出遊,最大的問題在於軍中安穩,兵部尚書被人猜忌不得不去找尋陛下,而你作為朝中元老,又是兵部侍郎,難道不應該做點兒什麼?”
王敞眼睛瞪得大大的,問道:“那我到底該做何?”
謝遷不由帶著苦笑,顯然這位兵部侍郎並不是沒有覺悟,而是在他麵前裝糊塗,或者說這也是王敞中庸心態的體現。
謝遷、陸完和楊廷和等人可以打衝鋒,但王敞則非常內斂,在兵部也屬於那個因循守舊的存在。
謝遷道:“旁的先不論,先將從紫荊關得到的消息傳到司禮監兩位公公那裡,回頭再跟太後請示,讓兩位司禮監公公早一步回京,這邊留下你我便可。至於陛下,太後不用太過緊張……乾脆太後那邊的事由我來做,你隻管把事通知到司禮監。”
王敞問道:“這深更半夜的,貿然前去叨擾好嗎?能不能明日一早再去……”
謝遷沒好氣地道:“不行,必須得馬上去。漢英兄,咱都是一把年紀的老家夥了,不能讓年輕人看不起啊。”
……
……
隨著王敞將消息傳到司禮監那邊,再由司禮監中人將消息傳回京師,張太後跟楊廷和等人馬上知道紫荊關跟靈丘縣城的大致狀況。
張太後最關心的是兒子的安全,在確定朱厚照平安無事,隻是染了小恙後,多少放心了些,但她仍舊對此不能完全安心,望著楊廷和時語氣帶著些許迫切。
張太後問道:“皇兒到底幾時開始往京城走?保國公跟楊尚書那邊,還沒有見到皇上的人嗎?”
楊廷和對於現在收到的這些消息有些不滿,楊一清剛給他來信,他還沒理清頭緒,轉眼居庸關又來了消息,兩邊消息沒有做到完全對稱,他不希望張太後這裡的消息都是旁人送達,而希望所有消息都出自他的奏稟,但顯然他的權勢還沒到那種可以隻手遮天的地步,張太後對他的信任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楊廷和道:“隻要兵馬順利抵達紫荊關,用不到兩天他們便可麵聖,到時就可以勸說陛下回京……隻是如今尚且不知陛下態度如何。”
張太後歎道:“若皇兒肯回來的話,也不至於去這麼多人,此番還是讓保國公保護好皇上,萬事要以皇上的安全為先。”
“是。”
楊廷和臉色顯得很拘謹,行禮之後麵色帶著些許回避,顯然是有些事不能去對張太後言明。
隨後張太後問道:“沈卿家可是已見到皇上?如今他人已到了靈丘吧?”
楊廷和搖頭道:“估摸是到了,但是否麵聖成功,仍不得而知,太後娘娘明鑒,雖說靈丘到京師距離不是很遠,但因消息阻滯,會讓很多事在幾日後才能傳達,沈尚書到如今都未對靈丘城內的事情向朝廷稟報,這……多少讓人心裡不安。”
“嗯。”
張太後微微點頭後,問道,“那就是說,沈卿家仍然有可能會對皇兒不利,是嗎?其實不必過分擔憂,不是說皇兒都好端端的?有那麼多錦衣衛在,還有張公公和小擰子他們護駕,就算不能勸說皇上回來,總歸能保護鑾駕安穩吧?”
楊廷和這才意識到,當張太後聽說兒子已平安無事跑出來罵地方官辦事不力後,已沒之前那種因緊張而造成的手足無措感,此時張太後好像更願意心平氣和接受兒子胡鬨,不太願意懷疑沈溪這樣的朝廷肱骨重臣。
彼一時此一時,張太後最緊張的時候,恰恰是所有消息都沒有,隻有沈溪傳回京城關於皇帝外出遊玩暫時失蹤的消息。
楊廷和很睿智,他知道一些事不是隨便就能深化印象的,強行挑撥張太後跟沈溪的關係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就算楊廷和對沈溪有一定不滿,但也不會說因為沈溪的崛起而徹底違背一個臣子的原則,讓他去做一些惡意中傷的事情,他也是不屑為之的。
楊廷和本身也很講原則。
張太後又吩咐道:“快些勸回皇上,再就是讓謝閣老早些回京師,這京城豈能總沒有主心骨在?楊卿家做事得體,這件事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