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6802 字 9個月前

沈溪跟朱厚照產生嫌隙,這是小擰子、張永等本來跟沈溪頗有淵源甚至想跟沈溪合作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但對於朝中更多人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消息。

早晨發生的事情,到下午時已傳到朝野皆知的地步,因為此時朱厚照身邊的確沒什麼秘密可言。

誰都以為司禮監掌印要以沈溪的意誌來決定,但在發現沈溪暫時退出朝堂後,他們感到沈溪不再是威脅,謝遷反倒成為受益最多之人,這點連謝遷自己都沒想到,他本在內閣處理奏疏票擬,從梁儲那裡得到這個消息。

“……謝閣老,要不您先回家?聽說不少朝官想拜望您,似乎是有要緊朝事要跟您商議。”梁儲意識到,這是謝遷重整朝廷秩序的機會,雖然梁儲跟沈溪關係較為親密,但始終梁儲也是文官體係核心成員之一,很多時候不得不跟著謝遷的步子走。

若是謝遷致仕歸鄉,梁儲作為文官中的翹楚,有很大幾率要承擔起內閣首輔的責任。

謝遷疑惑地問道:“之前陛下不是要提拔之厚擔任吏部尚書麼?怎還吵上了?就為昨日順天府之事?”

朱厚照派江彬到民間搜羅女子,這消息對於權貴來說見怪不怪,好像朱厚照不做點兒胡作非為的事情都不像是他本人,謝遷甚至都沒覺得皇帝這麼做有多出格,隻要不是在民間明火執仗擄掠即可。

但現在的問題卻是沈溪反應那麼大,不但將江彬送給朱厚照的女人劫走,甚至主動找朱厚照勸諫,一切都體現出沈溪似乎是故意激怒皇帝。

謝遷對沈溪很了解,自然會想,這又是沈溪在暗地裡布局。

梁儲無法回答謝遷的問題,臉上滿是為難之色,並不想過多評價關於沈溪的事情。

謝遷隻能先放下手頭公事,準備回自己的小院接見那些前來拜訪之人,但他不忘提醒梁儲兩句:

“近來介夫意誌消沉,似是因為一些過往舊事而煩憂,你回去時不妨見見他,告知他此事,合適的話明日便到宮裡來辦差,如今正當用人時。”

雖然謝遷對楊廷和做的很多事有所不滿,但還是覺得損失這麼一員大將很可惜,這是個可以支撐大局的能臣。

楊廷和近來一直請假,不但有病假,還有事假,謝遷意識到楊廷和對朝政有些心灰意冷,一來是因為在處心積慮針對沈溪時遇到挫折,二來更重要的則是因為謝遷之前對楊廷和一定程度的排擠。

梁儲行禮:“在下定會去見介夫,跟他詳細說明情況。”

謝遷微微點頭,正要走人,突然又像想起什麼事情,駐足道:“翰苑中充遂和子充做事勤懇,如今內閣缺人,老夫有推二人入閣之想法。”

梁儲一怔,謝遷此舉算是跟他打招呼。

謝遷所說兩位乃是靳貴和費宏,此二人一直在翰林體係為官,如今靳貴剛拔擢為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講,而費宏則為詹事府少詹事,都算是謝遷通過關係提拔起來的“親信”。

但若以二人入閣,卻不符合如今論資排輩的提拔規則,因為在費宏和靳貴前,翰林體係內尚有南京吏部尚書劉忠,以及另一位詹事府少詹事卻掌府事的蔣冕排在前麵,這兩位無論從年歲還是聲望,都比靳貴和費宏更適合入閣。

當然這是首輔謝遷的決定,梁儲無從拒絕,雖然他在內閣為次輔,但他這個次輔跟謝遷的地位相差太過懸殊。

問題便在於謝遷是弘治朝閣臣,跟劉健、李東陽等人一輩,又是先皇恩師,弘治朝的一些老人諸如王華、王鏊、焦芳等低謝遷半級的人或許還有資格跟謝遷叫板,梁儲在翰林體係中地位足足差了謝遷一輩,話語權方麵自然遠有不如。

梁儲道:“陛下不問朝事日久,若閣老要推翰林學士入閣,當早日將此事提上議事日程。以聖上身邊人傳出的消息,經之厚勸諫,陛下答應幾日後舉行朝議,到那時跟陛下提出來最適合不過。”

謝遷點了點頭:“屆時當將司禮監掌印及內閣新晉人選一並定下,翰林院這幾年掌誥敕之人輪番更迭,多為內府之人所用,易淪為奸佞之幫凶,此事若在斯時完成,也可少去不少麻煩。”

雖然謝遷沒直接說麻煩是什麼,梁儲卻能理解,應該跟沈溪的乾涉有關。

趁著沈溪跟皇帝親密無間的關係出現嫌隙,請假回家休養這段時間,謝遷似乎要將朝廷內的大事都定下來,這樣即便沈溪回朝也於事無補,到時候沈溪仍舊隻是朝中文官的陪襯,不能主導大局。

……

……

謝遷匆忙回到自己位於長安街的小院,他那邊前來拜見的人已在門前排了十幾丈遠,謝遷逐一接見,商議之事無非是如何主導接下來內閣、司禮監以及六部衙門等一係列職位更替之事。

本來謝遷對沈溪的崛起很擔心,生怕沈溪會影響司禮監掌印的選拔,對內閣造成極大打擊,但隨著此事發生,謝遷突然覺得一切又回到自己掌控中。

梁儲則按照謝遷的吩咐,下午離開文淵閣後,先去見了楊廷和,告知此事,讓楊廷和來日回內閣幫忙處理事務,同時將謝遷準備提拔靳貴和費宏入閣的情況予以說明。

楊廷和沒有過多評價,畢竟楊廷和也知道自己在內閣中僅位列第三,話語權相當有限。

梁儲從楊廷和府宅出來後,心裡覺得有些不安,不由自主讓車夫載著他往沈溪府宅而去,準備前去拜會沈溪。

對於次輔梁儲來說,行事沒有太多避忌,不跟謝遷一樣瞻前顧後甚至連見個人都需要思慮半天得失,梁儲覺得事態不尋常,心中便想一探究竟,等到了沈府後才知道沈溪已宣布閉門不見客。

但梁儲沒有罷休,讓沈家下人進去通稟,最後沈溪親自出來迎接梁儲入內。

“……本以為之厚你這一病,要臥榻多日。”梁儲有意無意說了一句。

這大概是對沈溪未來一段時間所做事情的一種提醒,既然稱病休息,那就要做出點兒樣子,不能有客人來你就出門來亮相,好像告訴彆人你故意裝病,要跟皇帝作對一樣。

沈溪微笑著解釋:“在下不過是因為出征日久,身體太過疲憊,方向陛下請了幾日病假,用來休息調養,倒也不是病到臥榻不起的地步。”

梁儲點了點頭,沒將沈溪跟朱厚照產生隔閡的事情說明。

二人到了沈溪書房,梁儲發現原來沈溪正在整理文稿,很多稿件剛寫好,墨跡未乾,擺在一邊晾著。

沈溪指了指:“這不終於有閒暇,便將一些事情歸納彙總,整理出來,對韃靼一戰起始因由,中間具體細節到現在還沒有形成書麵性報告,回頭怕是不少人想知曉。”

梁儲苦笑一下,明白沈溪並不是想出風頭,把這些書稿留給史官,而是對朝廷上下有個交待。

諸如沈溪因何要對韃靼用兵,帶兵進入草原後發生了什麼,跟韃靼人作戰是在怎樣的情形下進行的,具體作戰情況甚至一些特殊武器裝備的使用,都需要詳細說明,這也算是對天下人的釋疑。

梁儲幽幽歎道:“做官做到你這個份兒上,真是不易。”

這話倒是梁儲的肺腑之言。

換了彆人,或許不理解沈溪,但梁儲卻不同,因為他看到的是沈溪的兢兢業業,也看到沈溪作為年輕人進入朝堂遭遇的一係列白眼,這些其實跟梁儲當年的遭遇有很多相似之處,因而引發共鳴。

翰林體係中,文官所謂的曆練實質就是煎熬,不知要過多少年才可能出頭,其中多數人甚至熬不下去而選擇外放為官,苦心等候隻是為了躋身朝官高層,梁儲看起來成功了,但想到自己於朝中麵對很多事時的無奈,梁儲又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請坐吧。”

沈溪不想跟梁儲探討太過深入的問題,至於對方是否能理解,並不在他的考量範圍之內,因為沈溪知道,就算梁儲能力不錯,謝遷還是無法將其做為接班人看待,問題就在於梁儲跟他較為親密的關係,會讓謝遷對於未來局勢產生某種擔憂,寧可跳過梁儲這個次輔直接栽培楊廷和。

坐下來後,二人沒有談論當下朝事,倒是敘說起了家常。

二人同為東宮講官,說到一些過往的事情,有許多共同的話題,尤其說到南方士林時,二人更覺親近,畢竟梁儲是粵省人,而沈溪是閩省人,而沈溪當初又曾為梁儲的恩師陳獻章舉行追思會,這又加深了一層關係。

閒話過後,梁儲頗為感慨:“之厚,你這休息的可真不是時候啊。”

一句話便體現出梁儲對沈溪當前遭遇的極大惋惜,甚至讓沈溪覺得梁儲這是有意往自己靠攏。

沈溪道:“叔厚兄何出此言?”

梁儲道:“陛下不理朝事,朝廷官員更應上下一心,打理好朝政,免得奸邪之輩擾亂朝綱,如今你卻凡事不理,在府上安然自樂,看起來你是清閒了,但若未來朝裡出了事,怕有你的罪受。”

沈溪微笑著搖頭:“叔厚兄此言謬矣,有謝閣老,叔厚兄以及朝中那麼多能人異士,在下是否在朝堂其實無關緊要,倒還不如在外為官來得踏實自在。”

沈溪表現出“不爭”的姿態,讓梁儲理解之餘,又不免有些感慨。

梁儲是實在人,不會跟謝遷那樣想太多利益糾葛,對沈溪的同情流於表麵,並不會刻意遮掩。

二人又談了一些當下時事,涉及朝廷年底核算和來年預算等事項,梁儲對於六部的事情比謝遷更清楚,因為梁儲這個次輔前一段時間乃是朝政的實際掌控者。

沈溪道:“今年府庫虧空巨大,不過之前跟佛郎機人的買賣進入最後收官階段,回到京城後已聽聞最後一批銀兩已往京城運來,到時便可以暫解朝廷用度虧空。”

“希望如此吧。”

梁儲對此並沒有太多見地,便在於他並非戶部尚書,隻負責朝政顧問之事,甚至他連首輔都不是,這種事是謝遷、楊一清和未來司禮監掌印該頭疼,其實本來跟沈溪關係也不大。

沈溪要留梁儲在府上一起吃飯,但梁儲卻起身告辭,沈溪要親自送他到門口也為其拒絕。

在院中作彆時,梁儲歎道:“之厚這段時間可以好好休整,修身養性,讓朝中人明白其實之厚你也是一心匡扶朝政,相信此事過後朝中對你毀謗聲會被壓下去,你切不可灰心喪氣。”

梁儲到底是前輩,就算平時跟沈溪平輩論交,但在說及一些大道理上,更好像是在提點後輩。

沈溪恭敬行禮相謝,隨即又恭送梁儲離開。

等人走後,沈溪不由歎了口氣,搖頭道:“朝堂豈如你梁叔厚想象的那麼簡單?你隻看到內閣跟翰林院這一畝三分地,而我看到的,是整個大明甚至是未來的走向。你跟我之間到底還是不同!”

……

……

沈溪稱病休養,對於朝堂上的人來說這借口並不陌生,劉瑾擅權時包括謝遷在內的很多朝官都這麼做過。

況且現在朝中還有一些老家夥稱病休息,比如說禮部尚書白鉞,再比如說楊廷和跟何鑒,朝中人總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不能到衙門處理公事,但有一點他們無法推搪,那就是朱厚照即將舉行朝議。

當這件事公之於眾後,如同沈溪稱病不出一樣讓人關注,便在於朝中人都想去見朱厚照一麵,在大明能麵聖居然也變成一種稀缺資源。

沈溪說稱病,就真的閉門不出,也有人暗中盯著沈府,卻發現沈溪一連幾天都沒有離開府門。

倒是謝遷那邊在京城內各朝中要員府宅間來往密切,甚至每天他的小院都會有賓客來往,而謝遷也已確定這次朝議商議的內容,林林總總有十幾項之多。

一切便在於朱厚照耽誤朝事太久了,回到京城後又是第一次開朝會,謝遷作為文官代表,要將所有上奏的大事都整理出來。

這天何鑒到謝遷府上,倒不是說他想知道關於朝會謝遷準備得如何了,而是想知道自己請辭歸田的事情是否被列入重要議案,除了他堅決請辭外,白鉞那邊也已快要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按照何鑒對謝遷說的意思,白鉞沉屙不起,這次朝議無法參與。

謝遷很是氣惱:“能去的都去,至於沈之厚那小子去不去,是他的事情,咱們這些老家夥莫非還要倚老賣老不成?”

顯然謝遷對白鉞不能出席朝會有些看法,在謝遷想來就算最後一次出席朝議,白鉞也應該做到善始善終,請辭也得親自跟皇帝提及,而不是由旁人來傳達。

何鑒感慨地道:“於喬,你沒見過白尚書的狀況,他連病榻都下不來,每日食宿都需要人照料,基本上是捧著藥罐子過日子,豈有力氣入朝?”

謝遷因為過往的一些事,對這種請辭告假的情況壓根兒就不采信,最主要還是他對白鉞一再向奸邪容讓和妥協有極大的不滿,畢竟白鉞是劉瑾當朝時便已坐到禮部尚書位子上,就算在謝遷眼裡白鉞不是閹黨,也是縱容閹黨為惡之人。

謝遷道:“你不會到時候也稱病不去吧?”

何鑒沒好氣地道:“我倒是想呐,這身子骨不中用,還要走上幾裡地瞎折騰,難道嫌命長了?但我希望能在這次朝議中,直接提出讓人來接替我現在的職務,之前說讓之厚來,現在你不會改變主意吧?”

說到吏部尚書繼任者的事情,謝遷立即開始裝起了糊塗,沉默不言,作勢去看手裡的公文,但何鑒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何鑒道:“於喬,你是該改改對之厚的看法了,這次他跟陛下交惡是什麼原因,想必你也該清楚了吧?之厚不惜觸犯龍顏都要勸諫陛下,陛下雖然惱怒,但行為卻收斂許多,不再做那胡鬨之事,甚至遵從之厚建議重開朝議,並形成定製……這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嗎?”

謝遷心想:“效果如何還存在一定疑問,同時這何嘗不是沈之厚刻意營造的錚臣的假象?”

顯然這會兒謝遷對於朝會並不抱太大的期望,或者說他對胡鬨的朱厚照過於失望而對其處理朝事的能力不看好,所以難免會想,哪怕沒有朝議,所有事情都按照他的票擬來完成那也極好,最好司禮監掌印一直空缺,一切由他來做主。

何鑒再問:“現在能夠確定之厚不參加朝會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