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3354 字 9個月前

跟之前何鑒相似,這樣的老好人,能力不高但也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屬於資曆派老臣,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精,但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頂上去充當螺絲釘。

孫交點頭“那可能沈尚書要忙碌幾日了。”

沈溪道“這倒是無妨,讓他們備好自陳,到時候按照吏部存檔對照參詳,也費不了多少功夫,之前一段時間我太過懈怠,趁著年底忙碌幾天,把拖欠下來的事情完成。”

“好。”

王敞笑道,“有沈尚書在就是不一樣,其實之前我還跟老孫談過你,我跟他說,之厚你到吏部,能讓吏部的差事變得輕省不少,他還不相信。哈哈”

沒等結束公務,王敞已拿私人關係來說事。

被王敞這麼一說,沈溪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孫交則臉色尷尬,到底他從未有過跟年歲比自己小許多的上司相處的經驗,因為沈溪以前的履曆太過豐富,旁人對沈溪雖有非議,但對沈溪能力從未有過質疑,如此一來他很有壓力。

沈溪笑道“能簡化就儘量求簡,但也不能懈怠,我到吏部來還要兼顧兵部事務,其實自己也很累,要不是陛下堅持,我才不會自討苦吃。”

沈溪在吏部應對同僚很輕鬆,完全不需要用謙卑的姿態麵對,當然他也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

跟屬下相處時,他拿出一種平和的態度,不為難你們,你們隻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彆把我當作你們的壓力便可。

孫交對沈溪的印象還算不錯,但他跟沈溪相處時間太短,不會拿出王敞那樣嘻嘻哈哈的態度。

孫交更多是以對待何鑒等前幾任吏部尚書的做法,把沈溪當作自己頂頭上司,嚴格按照規矩行事。

沈溪在吏部衙門沒有停留太長時間。

作為兩部尚書,他不能隻在一個衙門逗留,既然已經回朝,他還要回兵部衙門去看看,那裡才是他的大本營。

沈溪尚未出吏部衙門前,他回朝的消息已傳到謝遷處。

謝遷先是聽家仆說明情況,畢竟他在長安街的小院距離吏部衙門不遠,又是大白天發生的事情,並沒什麼好隱瞞的地方。

沒過多久,楊廷和、楊一清、李鐩三人相繼到來,再之後甚至連英國公張懋也過來了。

張懋的到來,多少讓謝遷預料不到,不過想到張懋平時對朝中不公之事的耿直態度,謝遷大概猜想,或許張懋是來跟他說明情況,並且有跟他聯名上奏的打算。

但聽了張懋的來意,他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張懋不但不是來“主持公道”,甚至還有恭喜謝遷的意思,說朝廷終於步入正軌,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謝遷跟沈溪之間關係緩和下來。

謝遷一聽心中來氣“我幾時跟那小子講和了若真是講和,會讓他兼任兩部尚書”

因為張懋的到來,謝遷本跟幾名文臣的會談不得不暫告一段落。

在謝遷陪伴下進入書房後,張懋環視一圈,問道“於喬今天怎麼沒去吏部”

旁邊幾人都很尷尬,他們沒料到會在謝遷小院見到這麼多人,因為楊一清和李鐩基本處於中立派,所以他們不太想乾涉這件事,沒有向張懋作任何解釋。

楊廷和倒是心直口快,“謝閣老對於沈之厚回朝之事,並不太了解這才剛得知消息。”

張懋略微驚訝一下,而後搖頭苦笑道“於喬,你跟之厚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

謝遷不想回答,顯然他還在生悶氣,因為沈溪這次履職並沒有得到他的準允,也沒有提前跟他商議,在他看來是對他的不尊重。

楊廷和又道“聽說昨日之厚受詔前往豹房麵聖,陛下親口提出讓他儘快履職,他便應允下來。”

“原來是這樣。”

張懋點了點頭,隨後打量在場幾人。

這幾位都是朝中中堅,雖然張懋自己的爵位很高,但涉及朝政他作為武將還是缺乏發言權,於是道,“如此說來,之厚在這件事上倒沒做錯,他已回避很久,試圖讓陛下收回成命,陛下執意不肯,如今吏部和兵部事務荒怠,又逢年關,在陛下嚴令下,不得不回朝吧可立理解,可以理解”

張懋幫沈溪說話,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謝遷看來,張懋始終對沈溪很欣賞。

謝遷更多會把沈溪當作軍中人士,認為張懋不是按照道義禮法行事,而是因袍澤關係,情感用事。

謝遷道“我等正商議前往豹房請命,張老公爺是否同去”

謝遷沉默半天,終於蹦出一句,讓張懋多少不太適應。

張懋道“於喬,跟陛下進言也沒多大作用,作何要勉強之厚回來,朝事有人處理,就算身兼兩部尚書又有何不可現在重要的是,趕緊找到替代兵部尚書的人選,好讓之厚有台階下,光靠這麼進言,怕是會讓陛下為難。”

這話說得還算中肯,但在謝遷聽來,純粹就是幫沈溪說話,不可接受。

眼看自己就要牽扯進文官內部的爭執中,張懋是老狐狸,無論以前他對朝中文官集團抱有怎樣友善的態度,這次的渾水他絕對不想去趟,因為在張懋看來,沈溪在這件事上壓根兒就沒做錯。

張懋趕忙道“於喬,老朽府中還有一點事,便不打擾你了你跟應寧他們先商量事情。告辭告辭。”

謝遷嘴角浮現出輕蔑的笑容,似乎對張懋的行為很是不屑,另一邊楊廷和還想說什麼,卻被謝遷搶先一步道“張老國公要走,那就不送了,我等還要商議事情,張老公爺自行離開便是。”

國公登門,都沒得到禮遇,需要自己走。

張懋毫不介意,好像多在謝遷這裡停留一會兒都會給自己惹來麻煩,弄到最後,李鐩和楊一清也都明白過來,張懋過來不是為了恭喜,根本是來探聽謝遷的口風,知道下一步朝廷的動向。

張懋在朝中的地位太高,軍隊有張懋掌控,其實謝遷足夠放心,至少沈溪要掌握軍權還要過張懋等五軍都督府老臣這一關。

在張懋走後,楊廷和詢問“謝閣老為何不請求張老公爺出手相助”

謝遷道“你看他那如避蛇蠍的模樣,有半分出手相助的意思嗎在他心目中,沈之厚乃年輕才俊,陛下就算給沈之厚封王,他也會笑著應承下來,哪裡有一點武人的骨氣”

當著幾名部堂,謝遷絲毫也沒為張懋留麵子,不過他並不擔心眼前幾人會將他的話泄露出去,這幾人都知道分寸,也知道朝中文臣武將和睦的重要性,再者謝遷的話最多隻是一種抱怨,就算被張懋知道,估摸也隻是一笑而過。

你謝老兒看不起我,我還嘲笑你呢

當初沈之厚是誰提拔起來的

你自己控製不了一個後生,讓人家靠自己的本事爬到你頭上,你現在卻要打壓人家,你這還有點老臣的臉麵不

楊廷和請示道“那謝閣老,現在當如何沈之厚入朝,將意味著事情難以轉圜。”

謝遷不答,因為前一段時間,謝遷幾乎把能做的事都做過了,麵聖也麵過了,跟皇帝據理力爭根本就沒用,太後也見過,甚至各方能見的人都見了,沈溪那邊他也試圖用軟硬兼施的方法,都是徒勞,現在再讓他進行一次,好像也是無濟於事。

楊一清道“為今之計,當如張老公爺所言,找到兵部尚書人選為妥,兵部左侍郎陸完能力出眾,之前之厚一直請假,不就是陸侍郎將兵部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這個建議連楊廷和都挑不出毛病,而李鐩乾脆就點頭。

謝遷黑著臉,側頭看了楊一清一眼,目光複雜,似乎在說,你楊應寧幾時開始支持沈之厚了

最後幾人都看著謝遷。

畢竟謝遷才是文官領袖,一切要聽看他如何決定。

但謝遷似乎對一些事已經產生根深蒂固的思維,光靠勸沒用,他用憤憤不平的口氣道“他選擇回朝就由得他,看朝中那些非議聲蔓延,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如坐針氈”

謝遷說話時顯得怨氣十足,楊廷和等人聽到耳中,仔細琢磨一琢磨,謝遷這話就跟沒說差不多。

至少張懋還說出個建議,找個接替兵部尚書的人選,這樣就可以讓皇帝把沈溪兼任的兵部尚書差事給替換,事情也就圓滿解決了。

而謝遷似乎對最適合兵部尚書的替代人選陸完抱有一定偏見,對此提議並不讚同,而提出了一個“耗”的策略,說起來就是什麼都不管,讓沈溪繼續當他的兩部尚書,而後靠輿論讓沈溪屈服。

楊一清和李鐩倒沒覺得如何,至少他們內心的想法,跟謝遷大致相當。

不過楊廷和這邊就覺得很彆扭了。

謝閣老你也算是我尊重之人,我一直覺得你會站在我這邊,打壓一下沈之厚的崛起,讓朝廷的秩序恢複正常,你之前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為何到了關鍵時候,你卻什麼都不做,改而變得敷衍起來

你這算是舉手投降了

楊廷和皺著眉頭道“此例一開,即便將來再將事情轉圜過來,怕是陛下會故技重施,這次是吏部和兵部,下一次指不定是什麼官職,又不知道是什麼人。如今尚且是沈之厚這樣的狀元之才,若以後是傳奉官當如何”

謝遷看著楊廷和道“難道你有好策略”

“當進言陛下。”楊廷和道。

這個建議讓謝遷多少有些無語,他道“能麵聖的話,老夫早就去麵聖了,況且老夫跟陛下單獨見過,陛下對此態度堅決,又能如何”

“那就去見太後。”楊廷和仍舊不依不饒。

謝遷道“老夫之前把能做的,都已做遍,甚至求教過京城內所有可能影響此事之人,之厚那邊,老夫也去見過,但事情都沒有順利扭轉過來,或許是因為之厚在對韃靼一戰中立下的功勞太大,再加上陛下對於朝政的疏忽,使得陛下要找到能統籌大局的人出來,而之厚又是東宮講官出身”

當謝遷說到這裡時,語氣中多有無奈。

楊廷和道“難道如此便什麼都不做,任由事情發生”

謝遷道“開曆史先河也好,守規則也罷,如今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也隻能暫且如此,希望將來不會令事態繼續惡化,諸位多行督促,若之厚在職司上出了偏差,至少能提點一下諸位提高警惕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