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落前,沈溪一行順利抵達南京。
跟之前一次受到隆重接待不同,這次沈溪來南京沒有任何官員和將領出迎,城門處跟尋常一般,人來人往,值守官兵沒有任何擾民之舉……所有人都達成默契,既然沈溪早就表明態度,不收受禮物,不搞特殊化,那最好就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另外便是此番沈溪來意不明,誰都怕自己成為目標,哪怕清者自清,也擔心出來迎接沈溪會被其盯上。
麵對沈溪這樣的煞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進城後宋西銘回禮部複命,沈溪則住進秦淮河畔的客棧。
客棧是熙兒先一步派人包下的,不允許外人進入,後院有專人把守……這裡就像沈溪私宅,戒備森嚴,安全性比官驛高多了。
“大人,已把客棧內客人妥善安置,給了足夠賠償,最長五天內不會有不相乾之人前來打擾。”
安頓好後,熙兒親自來跟沈溪奏報。
客棧內安全由沈溪親隨負責,外圍安保措施則由熙兒手下斥候把控,此外城裡還有大量密探分布,南京內外的情報沈溪儘在掌握。
“嗯。”
沈溪微微點頭,此時外邊還有侍衛往裡麵搬箱子,箱子裡都是沈溪看的書以及文房四寶,還有他撰寫的部分手稿。
此時馬九進來:“大人,南京兵部派人前來,說已為您安排好住所……請移步。”
沈溪道:“不管誰來請我換地方,一概回絕。我住在這裡挺自在的,這次來辦差,有什麼事我自會發布命令,不需他們來獻殷勤。”
“是,大人。”馬九領命而去。
熙兒好奇地望著沈溪:“大人,此行是要捉拿什麼人嗎?若涉及貪贓枉法的官員,卑職隨時可以集結人手……”
沈溪看了熙兒一眼:“拘捕之事不由你負責,你隻管把城內消息調查清楚,各方勢力有什麼反應,我需要第一時間知曉。”
……
……
沈溪入南京城當夜,謝遷聽說沈溪即將動身前往南京的消息。
這次消息傳遞得很快,畢竟沈溪從新城到南京一共才走了兩天,而消息他是提前一天宣布的,因此整個情報的傳遞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可謂神速。
給謝遷帶來消息之人是楊廷和。
謝遷在府中書房賜見。
楊廷和連夜前來拜訪,本來謝遷以為內閣那邊有什麼大事,卻未料竟跟江南有關。
謝遷皺眉不已:“之厚去南京作何?或隻是回京途中,路過南京城?”
楊廷和道:“應天府八百裡加急,說陛下發密旨給沈之厚……或許事情跟東南的倭人或寧王餘孽有關……陛下要秋後算賬!”
“嗬嗬。”
謝遷臉上露出不解的神色,“陛下在江南時不拿人,離開月餘才讓之厚去南京處置,老夫怎麼看不懂這中間的關節?”
楊廷和目光熱切:“所以在下才前來探尋,之厚是否提前給京城來過信?”
謝遷臉色稍微有些不悅:“你當之厚做事前會跟老夫打招呼?老夫隻知道他準備奉召回京,其餘事情一概不知,這幾天老夫並未收到他的信函……介夫,你這消息從何而來?”
楊廷和回道:“乃是應天府急報。”
謝遷搖頭不已:“又非緊急軍情,應天府會以八百裡加急送信?難道做此事的官員不怕朝廷降罪?不會是你派去的人,走了內閣的特殊渠道吧?”
楊廷和不知該如何回答,他這邊剛把沈溪的事說出來,便引起謝遷懷疑,這讓他意識到其實謝遷並不是他表現出來的那般反感沈溪,很多事上,謝遷和沈溪利益相通。
楊廷和誠懇地道:“的確是地方來報,說此事鬨得沸沸揚揚,南京官將人心惶惶,無心朝事,所以才發來急件詢問……”
麵對楊廷和的回答,謝遷挑不出毛病,遲疑良久後才道:“因為知道之厚要回京城,所以老夫並未留心他在江南的行止……不過,既是陛下下旨,就可能跟你說的那樣,跟此前平海疆和江西戰後安置有關,但你說他還未至南京事情便傳得沸沸揚揚……這跟之厚一貫的做事風格不像啊……難道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楊廷和道:“閣老,若之厚真的在江南官場掀起一場狂風巨浪,該當如何?”
謝遷瞥了楊廷和一眼,沒好氣地道:“就算興起風浪,責任也不該歸到他身上,最多是遵旨而為。不過老夫堅信,事情鬨不大,之厚少年老成,明事理,知進退,不會不知輕重。”
“老夫懷疑事情之所以提前泄露,在於之厚覺得事關重大,所以故意放出風聲來,讓一些牽扯進去的人有所警惕,算是敲山震虎。”
儘管謝遷以往對沈溪表現得很不屑,但此時此刻,楊廷和依然能從對方的話語中感受到濃濃的回護之意,一陣無語。
謝遷是內閣首輔,皇帝外出時,手頭權力不小,現在謝遷不想牽扯進江南之事,光靠楊廷和自己,並不足以對江南事態形成影響。
而且最讓楊廷和糾結的是,朝中有人想從中硬插一杠子,就算他不想管,也會有人逼著他行動。
謝遷道:“介夫,有些事不能事前就以好惡來論對錯,之厚行事,前因後果咱都不清楚,不能輕言阻止……”
“你想想啊,這麼多年來他有做過什麼錯事嗎?倒是反對非議聲比比皆是……今時不同往日,朝廷需要他的闖勁,激濁揚清,興利除弊……先由得他去吧。”
楊廷和臉色有些難看,顯然不支持謝遷對沈溪的評價,更不認為沈溪是朝中“清流”。
但他很識相,明知謝遷對沈溪態度曖昧,便不強求謝遷支持自己,隨便說了一些公事便起身告辭。
楊廷和離開後,謝遷臉上顯露擔憂之色,自言自語:“之厚去南京還沒做什麼呢,京城這邊便有人找麻煩,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難道真不該讓他回京城?”
……
……
沈溪進城的第一天晚上,一切都很平靜。
沒有任何動作,城內安安穩穩,很多人心裡有鬼,擔驚受怕一晚上,期間不斷地派人外出打探消息。
魏國公府上也是徹夜不寧,天亮後徐俌才知曉,沈溪在客棧安睡一宿,沒有派人出來,城內一切如舊。
“這小子,嚇唬誰呢?”
徐俌早晨起來很不忿,因為沈溪突然來南京,他已兩天沒睡好,眼袋漆黑,臉上增添了許多老年斑,看起來非常憔悴。
徐程道:“公爺,這是大戰前的寧靜,切可不能掉以輕心哪。”
徐俌沒好氣地道:“這是讓本公時刻繃緊精神,見招拆招嗎?該嚇唬也嚇唬了,該送禮也送了,這小子油鹽不進怎麼辦?誰能一再忍受他的挑釁?不行,不行,本公這就去見他,必須問清楚,他來南京到底為何。”
說話間,徐俌站起來,大有去客棧興師問罪的意思。
卻被徐程攔了下來。
徐程道:“公爺切莫著急,之前張永張公公在,您二人間好歹有個傳話的,現在連緩衝的餘地都沒了,這麼去不等於公開攤牌麼?”
徐俌板著臉道:“或許那小子正等著本公去呢?”
“那就更不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