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農業展望(2 / 2)

這也是為什麼18世紀法國的科學發展同樣碩果累累,工業革命卻首先發生在英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保羅非但不想“均田地”,而且想把土地進一步集中起來。領主府和各大地主所擁有的土地在所有權上已經夠集中了,但是在地理上還比較分散,他需要協調各方擁有者進行土地置換,通過一係列政策法規促進土地流轉與經營集中,促進大型農場的建立和推廣農業機械化,以及根據耕地的分布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對於那些自耕農和小地主,使用暴力手段剝奪他們的所有權不在保羅的考慮範圍之內,上一世的出身和所接受的教育讓他不願意背叛自己的“精神階級”。既然已經存在了,那就作為大農場經濟的補充,同等條件下的單位產量還要高一些,畢竟天朝的精耕細作養活十幾億的人口,還是有很多優點的。他打算以村為單位建立農會、合作社一類的組織,由領主府出錢置辦農具、耕牛等生產資料,低價租給自耕農們使用,以幫助他們提高勞動效率。

至於工業化所需要的勞動力,他盯上了領地內的另一大群體——農奴,這個世界是存在奴隸製度的,而且十分普遍。

說來諷刺,讓保羅既鄙又忌憚的教會反而是奴隸製度的最大反對者,其成立之初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天主之下人人平等,教會的地位被各國的廣泛承認後還大力推行過幾次廢奴運動,但是最後都因為既得利益階層的抵觸不了了之,隨著教會高層和各國貴族日趨同流,這個理念就漸漸停留在口號上了。

但是伯爵大人可不打算僅僅當口號喊一下,主觀上,他接受不了奴隸製這種存在,客觀上,發展工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在自己的領地內廢除奴隸製度勢在必行。

對於領主府直屬的農奴,保羅打算給予他們自由,任其去留,留下的將在自己的新型農場中培養成農業工人。對於各大地主所擁有的農奴,如果他們不放人的話,那就等著曆史的車輪碾壓吧。

至於因為廢奴而失去的農業勞動力,完全可以通過推廣新型農具進行補充,在狹窄的土地上毫無用處的機械或者設備,可以有效地應用在新的大型農場裡。保羅打算製造羅瑟拉姆犁、克羅斯基爾碎土機、鋸齒形耙、條播機、收割機、脫粒機等等農業機械,這些東西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製造出來,而且僅靠畜力就能運作,都是當年英國18世紀農業革命中的利器。

另一個提高土地產量的方法就是四圃式輪作法,這種種植製度,就是將所有耕地劃分為四個耕區,在四個耕區內分彆種植蕪菁、大麥、三葉草和小麥等作物,每年依次輪換。它廢除土地休閒,作物收獲後的耕地也不作放牧地,改放牧地為耕地,擴大了作物種植麵積;它種植豆科牧草並施用家畜廄肥,加速恢複和提高土壤肥力,既有利於農作物產量的穩步增長,又有利於耕地的長期合理使用,還能為家畜提供優質舍養飼料;它促使家畜飼養由放牧向舍飼轉變,有利於養畜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還有就是良種培育了,不過這個保羅就不太懂了,隻能等到招募到相關的農業專家再落實這件事了。

保羅堅信,經過上述的一些列改革,阿爾達領的農業產出絕對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這樣就能釋放和供養更多的勞動力,為將來的工業化鋪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