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城之名,起源於大成國開國初。
大成朝初期,開國功臣之一的蘇豫,在大成朝建立後不久,就因為年邁病痛而不久於人世。
成元帝感念蘇豫功勞,在蘇豫彌留之際,將蘇豫故鄉,這一人傑地靈的城池更名為‘蘇城’,親封蘇豫之子蘇明為蘇城刺史。
雖然沒有明旨,但蘇城上下官員心中有數,這是成元帝感念蘇豫之功,以彆種方式在恩賜於蘇家。
果然,蘇家遷至蘇城四十年,皇位更迭,蘇家也綿延幾代,算得上是時過境遷,但在蘇城地界,官員依舊以蘇家為尊。
蘇城刺史一位,到如今都還是蘇家嫡係擔任。
很明顯,這正是皇恩。
“小姐,該用飯了”綠衣親身喊道。
身量小小的,大約十一二歲,有些呆愣的蘇皖,慢半拍的點了點頭。
“嗯,吃飯,我餓了”蘇皖很肯定的說道。
為什麼要說很肯定,因為綠衣覺得自家小姐頭點的有點太用力,也不知道脖子會不會疼,頭會不會暈。
海棠院獨門獨院的,蘇皖的日常飯菜一般,但居住環境非常的清淨。
吃掉整一碗的米飯,有些油膩的紅燒肉也吃了大半下肚,蘇皖還想吃,但偏偏又吃不下更多。
有些遺憾的放下筷子,蘇皖就勢開始發呆。
一旁的綠衣很苦惱,自家小姐又開始發呆了,她總覺得蘇皖是越長大,人就越發的有些呆傻。
可憐自家小姐雖有父親,但卻從來不過問院子裡的事情,更不過問蘇皖的事。
若是讓蘇家其他人知道,蘇皖如今呆傻的情況,綠衣很擔憂,蘇皖會不會過的比現在還慘淡。
蘇家這樣的門戶,哪裡能讓一個呆傻之人隨意走動,隻怕最好的結果,就是吃穿不愁,被關在這個院子裡再不出去。
是以,作為跟了蘇皖六年的貼身丫鬟,綠衣自作主張瞞下了這些情況。
“小姐,今兒個天氣晴好,不如在院子裡多走走,順便消消食”綠衣建議道。
蘇皖半天沒有反應,就在綠衣已經收拾好桌麵,準備給蘇皖準備些茶水的時候,蘇皖忽然又開口了。
“不必,今天下午有雨,你讓人將軟塌搬到廊下,我要賞雨”蘇皖言辭清晰的說道。
若不是這話隔了好一會兒才說,綠衣都以為,她之前覺得蘇皖呆傻是假的了。
“廊下賞雨,小姐,萬一得了風寒之症就不美了,不對啊,小姐,這天兒好著呢,怎麼可能會下雨”
綠衣有些懵,這話說的沒頭沒尾的,所以她看著蘇皖的眼神裡,憐惜之意更濃了。
可是蘇皖再沒有說話,發呆繼續進行著。
...
因為是春日,午後的陽光明媚卻不炙熱,沒有午睡的少爺小姐,便來到了蘇府大花園裡賞花。
春日的花園裡,四處都是花骨朵,但卻如尖角小荷一般亭亭玉立,偶有盛開的花團,更是豔麗多姿,撩動著人心。
忽然,一陣涼風穿堂而過,眾人倍覺舒爽之後,便連忙找地方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