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投其所好(2 / 2)

寒門鳳華 西木子 3749 字 11個月前

熊遠十分魁梧,又是行伍出身,可謂一身的力氣,不過片刻,熊遠已經竹竿一寸寸地深入倉窖,外麵僅留了不到一米長的竹竿長度,顯然第一座倉窖沒有雙層倉。

隨之熊遠又將竹竿從倉窖內抽出來,爾後逐一檢查竹竿外部。

和劉辰星設想的一樣,竹竿外部雕刻出凹進的地方,帶出了倉窖裡麵貯藏之物,沒有沙子也沒有發黴的糧食,隻有正常貯存的糧食。

熊遠當下拿著長竹竿就叉手稟告道:“回大王,第一座倉窖檢查無誤,一切正常。”

沈仲夷頷首。

熊遠立即道:“封倉。”

此言一出,等在一旁的匠人,立馬開始重新用黃土封倉。

倉窖口就打開了一個不大的口子,兩個匠人配合,半刻而已,也就現代五六分鐘的時間,倉窖口已經恢複如初。

從開倉到結束,總共一刻而已,比自己預估的兩刻鐘縮短了一半的時間。

作為堅持全部開倉查核的主力,這會兒又已經有第一座倉窖完好無缺的檢查完結,劉辰星當然要出聲了。

“諸位的顧慮,下官十分清楚。但是諸位也已經看到了,開倉查核是可以不損害內部的存糧。而且既然都已經決定開倉了,開五十座和開五百座又有什麼區彆呢?能讓一座倉窖安全開倉後又密封,那麼就能讓五百座倉窖都完好無缺的重新密封起來。”

說到這裡,劉辰星目光堅毅了起來,語氣也少了幾分對職場親和前輩的敬意,多了勢在必行的果決。

“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哪怕全部開倉會使儲糧損壞的幾率增加,下官也堅持全部開倉查核。一畝地一年不過產糧六鬥,一戶普通得農家幸苦一年也就三十四石糧,這還是情況比較好的,可是太倉每年各種存儲不當導致糧食虧損達卻多達數萬石!”

“這一次有魏王牽頭,三司涉足,可以說曆年來針對太倉查核力度最大一次。這是一次機會,如果這一次能將其中的鬼鬼祟祟一並糾察出來,不僅是為了處置這些貪官汙吏,也能震懾後麵官員至少在十年之內不敢妄動,這樣起碼能讓老百姓在接下來的十年裡辛苦勞作的糧食不被貪去。所以隻要有任何查出其中貓膩的可能,下官都不願意放棄!”

人不能武斷的給一個人下評斷。

但是稽查小組中除開王、張二人,這四位四品大佬,其中有兩位乃老師薑墨故交之子,今天又一再幫自己,尤其是馮濤剛才那一番話實是語重長心。

她如此接觸下來,覺得這幾位大佬固然受權謀、仕途、家族各方麵影響,但是心中還是有天下,他們所有的擔心中,可是更擔心不多的存糧再次受損,所以這一番話,劉辰星說得那是叫一個義正言辭,鏗鏘激昂。

不是說古代有本事的士大夫還是心中頗有溝壑,而且時下又崇山魏晉風流,她這一翻話應該能正中下懷,順便圈一波好感吧。

就是有那麵善心惡之輩,就衝時人愛名聲,也得為了一個愛護百姓之名應了。

如此說完,劉辰星就笑眯眯等候回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