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古意盎然。許多建築頗有燕趙耿烈之風。
《漢書·地理誌》:“初,太子丹賓養勇士,不愛後宮美女,民化以為俗,至今猶然。賓客相過,以婦侍宿。嫁娶之夕,男女無彆,反以為榮。後稍頗止,然終未改。其俗愚悍少慮,輕薄無威,亦有所長,敢於急人,燕丹遺風也。”
劉備年少位高,自有風儀。雖未加冠,卻已身長八尺。左右繡衣吏皆世之虎賁。多曾為遊俠,正與容城古風相合。
白發老者焚香於道,兩側樓閣總有懷春少女挑簾窺望。皆知容城已劃歸少君侯治下。如何能不欣喜。
劉備左右看過,城內街巷雖經修繕,水淹痕跡卻十分明顯。
一行人抵達官舍,階下早有邑中官吏與三老俸酒等候。
官舍本是容城侯府。頗有氣派。年久失修,卻也古意盎然。屋頂、牆壁,時有青苔野草,摻雜其間。主臣落座,鄉嗇夫馬升這便奉上計簿。計吏登記戶口、賦稅、人事等,皆在簿籍之上。
劉備命左右接過,置於案上。
褒獎寒暄之後,便問起容城水患。
鄉嗇夫馬升、遊徼孫勉,皆祖居此地。這便將諸情娓娓道來。
話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大河改道南移。掘鯉澱水勢變小,隻剩一些支流盤據於此,經白洋澱東流入海。故白洋澱有“九河下梢”之稱。所謂‘九河’乃是虛稱。言指河流眾多。掘鯉澱流域遂現許多連綿淺湖,淺湖隨旱澇變化,時而收縮,時而擴張,大則串通成片。小則分離,乃至乾涸。
到了戰國時,澱區成為“燕南陲、趙北際”軍事要地。燕國在此築有三台城、混泥城、趙國在南部築有葛城,兩國遙遙相對,虎視眈眈。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為防禦秦、趙、齊入侵,燕召王又沿古黃河流經掘鯉澱之北岸。築起一道五百餘裡的長城,稱“燕長城”。因多沿易水堤擴築,故又有“易水長城”之稱。一能阻止澱水北泛,二可防敵國入侵。一舉兩得。
前漢時,掘鯉澱曾多年枯水。今漢枯水又變豐水。出現大量遊移澱泊。周圍百姓飽受其害。
容城東南,有埿水自澱中流出,注入南易水。故而時下,掘鯉澱又被稱為大埿澱、小埿澱。
曆代治水,皆在疏不在堵。因勢利導,將積水排出,水患可解。
然而容城地勢低窪,正是聚水之地。且掘鯉澱遍布大量遊移澱泊,廣而分散,無法築壩。水患頻發,卻苦無良策治水。
劉備已命蘇伯攜良匠實地勘察。蘇伯言道,若想治容城、益昌之水,或可仿效督亢大澤。
督亢大澤亦地勢低窪。頗能聚水。治理辦法不難。先通渠築堤,將多餘積水排走。剩下淺水則行圩田。水田亦頗能蓄水。則變害為利。
劉備欣然點頭。一路行來的爛泥地若皆改成水田,旱時放水,澇時蓄水。將泛濫的洪水,皆以縱橫的阡陌壩埂,儲存於水田之中。如此,可保容城無礙!
爛泥地不宜種麥。索性改成水田。既能儲水,又能種禾。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