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 南巡於闐(2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35 字 10個月前

亦如前所說。蔡邕受宦官誣陷,上書自陳,因言辭激烈而惹惱陛下。陛下遂在下罪詔書中明確提及:“不得以赦令贖。”

可想而知,“唯黨人不赦”,陛下對黨人該有多深惡痛絕。

故而,說書人才說:大漢之赦,亦養大漢之風。

殺人不過頭點地。更何況還有大赦。今年殺人入獄,明年便得赦而出。有何懼哉!

什麼樣的人,可赦。什麼樣的人,又“不當得赦”。兩個字概括:道義。

存義,便是提頭過鬨市,亦可得赦。無道,“遇赦不赦”。

心存大義。故不禁弓弩,大漢亦聳立四百年。法有所限,俠義當頭。路見不平,總有俠肝義膽,拔刀相助。

國無道。銷兵洗甲,百般禁忌,亦難久存。

言歸正傳。

得知十餘萬烏孫奴隸,很快送到。為減輕長史府的財政壓力,劉備已命匠人趕往昆侖山北坡,搜尋於闐(tián)美玉礦脈。

“於闐國,王治西城,去長安九千六百七十裡。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騎君、東西城長、譯長各一人。東北至都護治所(烏壘)三千九百四十七裡,南與婼羌接,北與姑墨接。於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蒲昌海),河原出焉。多玉石。西通皮山三百八十裡。”

於闐美玉,享有盛名。相傳早在上古時期,商王的宮殿便有用於闐美玉加工而成的諸多用具。楚國的王公貴胄更以玉器作為身份的象征。兩漢時,君子佩玉,已成風尚。鐘情於闐美玉,各路王侯均曾遣工匠萬裡迢迢,奔赴昆侖采玉。隨昆侖山下玉英大批輸往中原,於闐遂成絲路南道重鎮。

於闐美玉,盛名日隆。

正是借開采玉石帶來的豐厚利潤,於闐王才有雄厚資金,得以自行鑄幣。

時下玉石開采,各方勢力雲集,規模參差不齊。加之撤罷長史府後,疏於管理。乃至私采、盜采泛濫。今絲路複通,西域已定。劉備便要將於闐美玉,收歸囊中。

成為另一項長史府名產。

年前,便密遣繡衣吏喬裝入城。今已暗中查明,城中最大的玉石商人,姓秦。時人皆稱‘秦朱公’,身家巨富。

劉備曾向拘彌王定興、於闐王安國詢問,手刃前於闐王的原拘彌國主簿秦牧的下落。兩國王皆搖頭不知。

此事,劉備一直耿耿於懷。

得知盜采於闐美玉的大商人姓秦,頓時警惕。

奈何為安置十餘萬貴霜奴隸,一直未能騰出手來。趁烏孫奴隸未到,這便引兵南巡。

於闐王尉遲安國,知長史親赴,領文武百官,出城十裡相迎。

“拜見長史。”於闐王路邊行禮。

“拜見大王。”劉備下馬回禮。

“得知長史親來,鄙國上下皆翹首以盼。”於闐王笑道。

“大王日理萬機,卻為下官出城十裡。備,不勝感激。”劉備亦笑。

“長史且隨我入城。請。”

“請。”

兩人這便攜手入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