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人頭攢動的大堂,今已越發稀疏空曠。
王國在位時,麾下尚有五將。如今韓遂上位,麾下隻剩三十六部羌渠。音容笑貌,血猶未乾。
“合眾將軍到——”
“拜見合眾將軍。”心懷惴惴的羌渠,急忙起身行禮。
“諸位安坐。”韓遂和風撲麵,笑容可掬。卻令人莫名心悸。
“謝將軍。”羌渠紛紛落座。
“斥候來報。大震關已被漢軍攻破。有傳聞乃因‘羌人反叛,裡應外合’,至雄關陷落。”韓遂開門見山。
“這……”羌渠麵麵相覷,便有年長者起身:“敢問將軍,消息是否屬實?”
“如我所言,乃是傳聞,不辨真假。”韓遂答道:“然,雄關已落入漢軍之手,卻是真。”
“敢問將軍,為今之計,是戰是降?”便又有羌渠起身。
“諸位以為如何?”韓遂笑問。
三十六部羌渠議論紛紛。有人主戰,有人主降。一時爭論不休。最後,皆看向合眾將軍韓遂。
“將軍乃我等共主,自當聽命行事。”先前那位老渠帥,又起身言道。
韓遂答非所問,話鋒一轉:“東路漢軍,乃薊王劉備統領。麾下將校,南征北伐,未嘗一敗。或正因在長安城下,大敗與彆部司馬麴義,北地先零王子雕零渾見事不可為,才開關投降。且薊王慣掠人家小,上穀烏桓舉族被抄,掠入薊國便是先例。北地郡十萬先零部族,或被‘著匈奴衣胡’送入薊國,亦未可知也。”
要說大漢朝最知兵者,當薊王莫屬。薊王赫赫凶名,宇內皆知。雖說,向來隻除首惡,從眾皆免。然卻慣於掠人家小。上穀烏桓王難樓,二十餘萬部族,被一鍋端去先不說。如今想來,若真是北地先零王子斬關降漢,北地郡十萬家小的下落,又何須多說。必在薊國之中。
一想到家小、牛羊,皆被掠走。三十六部羌渠,各個慘無人色。
“來人。”見時機已到,韓遂便又喊道:“且把薊王所送之物,呈上來。”
“喏!”心腹軍士呈上之物,正是閻忠令其三日後才送到金城關的竹筒。
旋開桶蓋,取出織錦囊袋,軍士這便將表奏,堂堂展開。
“諸位可識漢字否?”韓遂笑著伸手:“且近前一觀。”
羌渠這便三三兩兩,走近觀看。
將表奏看完,便有人驚叫出聲。須臾,待眾人皆領會其意,更是驚呼成片。
“敢問將軍,薊王欲封將軍為金城太守乎?”
“然也。”韓遂居高一笑:“我若為金城太守,諸位或為一縣令長,或為郡中長吏。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這……”三十六部羌渠便又當堂議論開來,且言語激烈。須臾,達成共識:“山野草民,不敢奢求高官厚祿,隻求將軍到時,能念及今日同袍之義,善待我等部族。”
“此事易耳。”韓遂話鋒又一轉:“卻需諸位依令行事,不可擅作主張。”
眾羌渠心領神會:“謹遵合眾將軍令!”
直到此時,韓遂終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