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利來利往。
說白了,陣營分立,還是利益之爭。
話說。幕府車駕出東口驛,入關中。車過汧縣,渝麇侯耿協,出迎十裡。
盛情難卻。劉備遂入城赴宴。
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高官顯爵,自入主座。渝麇侯為薊王引薦。席上作陪之人,皆是今漢世家之主。所謂興今漢之六大家族,多已名存實亡。更有如竇融、梁統二家,因後人弄權而身死族滅。
然六大世家依附帝國,二百餘年。開枝散葉,相互攀纏,已是樹大根深。與其同氣連枝的世家豪右,多如牛毛。
光武帝為籠絡功臣宿將,多與之聯姻。以至於今漢選後,不出竇融、鄧禹、馬援、梁統等,六大家族之外。
然,有利有弊。一方麵鞏固了皇權,另一方麵又造成外戚專權。《後漢書·皇後紀》:“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足見一斑。
外戚掌握廢立大權,必然“貪孩童以久其政”。自章帝以降,所立新帝,最大不過十七,最小不過百日。皇帝年幼,太後便“援例(引用舊例)”臨朝聽政。所謂“臨朝者六後”,即:竇、鄧、閻、梁、竇、何,前後有六太後臨朝稱製。太後臨朝,勢必將重用親族。朝中大權不是委之於父,便是托之於兄。
今朝更甚。陛下有嫡母與生母二太後。還有何皇後。三足鼎立。
竇太後雖成孤家寡人。然永樂董太後,卻有驃騎將軍董重,引為外戚。董重借剿滅黃巾之功,而獲大權。開幕府與大將軍何進,分庭抗禮。
聽聞,日前董重得楊彪保舉,拜孔融為長史。孔融又舉東海郯縣人王朗等舊識入府。驃騎將軍府,聲勢日隆。大有與何進比肩之勢。
南北宮中,董太後與何皇後明爭暗鬥。
洛陽城中,驃騎將軍府與大將軍府,相互角力。
內有孤家寡人竇太後,外有孤臣薊王劉備。遂成了左右局勢的關鍵人物。
比起洛陽城內,你死我活的外戚相爭。曾輔佐光武中興漢室的世家大族,已開始押注薊王劉備。
今有關中各大族之家主,齊聚渝麇侯國,為薊王接風。其意,不言自喻。
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若能傍上薊王這株大樹。三興炎漢二百年。各家榮華富貴,自當再續二百年。
天生劉三墩。薊王又豈能不知。正如少時,恩師所言。豪門、寒門皆是百姓。權貴附漢而興。便是所謂既得利益者,握有大量資源。亦當妥善安置。慎重以待,斷不可輕視。
以自帶的後世眼光來看。隨皇朝更迭,總有勳貴興起。不過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而已。終歸是風水輪流轉。
血洗一半去拯救另一半。皆是治標不治本。
標本兼治,才能澤被千秋萬世。
窮儘此生,劉備定要嘗試在他手中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