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切安好。”劉備答曰。
“國內一切如常否?”陛下再問。
“一切如常。”劉備再答。
“立冬之後,稻收伊始。今季薊國有良田幾何?”陛下三問。
“我國今季,編戶齊民當破五百萬口,良田五十萬頃。均產六石計,歲入新穀一億五千萬石。”劉備脫口而出。
見王美人不禁驚呼掩口。何後展顏一笑:“如此說來。明春上計,薊王當獻歲幣三億一千五百萬。”
“正是如此!”陛下欣然笑道:“皆是薊國上幣否?”
“然也。”劉備輕輕點頭。
“哈哈!”陛下大喜:“待開春,薊王當與朕同下銷金窟,共賞銅錢雨落。”
“臣,敢不從命。”
目視薊王一身金玉,何後眸生春水:“歲入新穀一億五千萬石,一石穀作價三百薊錢(大錢)。足可得四百五十億。”
劉備對曰:“此乃舉國所得。三十稅一,所剩無幾。”
一問一答間,何後竟已算出:“三十稅一,得錢十五億。”
陛下長袖一揮:“薊王當麵,何必言錢。”
此不過田賦一項之收入。算賦、口賦、戶賦、更賦、市租、關賦……林林總總,再加薊王自家營生,獲利何止百億。
何後掩口而笑。眸中儘是深意。如何才能讓薊王,心甘情願,雙手奉上。
劉備早已見慣不怪。不去招惹她便是。
何後忽覺眼角刺痛。微抬螓首,隻見薊王身後,何氏目光清洌。隨之收攏媚態,頓時母儀天下。
所幸宗正署一眾屬吏頗為乾練。接來送往,井井有條。勳貴入右殿,百官入左殿。禮單呈上,賀禮清點封箱,送入庫房。待禮畢,自有心腹女中大夫,比對禮單,逐次清點。將賀禮按時令區分。鮮果、糕餅等不宜存放之物,或轉賜親眷,或賞賜內官。絲綢、錢幣、金餅等貴重物品,分門彆類,入帳內府。存以後用。
皇太後壽,乃國禮。便是陛下亦有賀禮奉上。可想而知,宗室百官,又當如何。
永安宮新修庫房,一次裝滿。樂得長樂少府程璜,亦喜笑顏開。足見一斑。
忙忙碌碌,一日已逝。
華燈初上,宗正劉焉登台拜見。言,百官齊聚,萬事皆備。
陛下欣然起身:“且去為太後祝壽。”
《晉書·禮誌》曰:元正上壽,謁者引王詣樽酌壽酒,跪授侍中,侍中跪置禦坐前。王還,王自酌,置位前。謁者跪奏:“藩王臣某等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四箱樂作,百官再拜已,飲,又再拜。謁者引王等還本位。陛下者傳就席,群臣皆跪諾。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各於殿上上壽酒。登歌樂升,太官又行禦酒。禦酒升階,太官令(一作大官令。秦置。為少府屬官,掌宮廷膳食、酒果等。漢、魏同。)跪授侍郎,侍郎跪進禦坐前。乃行百官酒。太樂令跪奏“登歌”,三終乃降。太官令跪請具禦飯,到階,群臣皆起。太官令持羹跪授司徒,持飯跪授大司農,尚食持案並授持節,持節跪進禦坐前。群臣就席。太樂令跪奏“奏食舉樂”。太官行百官飯案遍。食畢,太樂令跪奏“請進樂”。樂以次作。鼓吹令又前跪奏“請以次進眾伎”。乃召諸郡計吏前,受敕戒於階下。宴樂畢,謁者一人跪奏“請罷退”。鐘鼓作,群臣北麵再拜,出。
儀程大致如此。
景福殿內,金碧輝煌,堆光如晝。
百官就位,陛下親臨。待竇太後步入簾後。
程璜高唱:“太後為君興——”
陛下領群臣行叩拜大禮。
竇太後自簾後言道:“賜酒。”
便有永安宮中謁者,“樽酌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