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刺史王芬,素有重名。因何要弑君。”劉備問道。
舊友當麵,曹操索性直言:“王芬名列‘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王芬仗義疏財,行事頗有古風。奈何連遭二次黨錮,前後被禁十九載。散儘家財,妻離子散。焉能心中無怨。悠悠十九載,大漢,朝政日非,民生凋敝,先帝及陛下,難辭其咎。故,王芬暗中結好四方仁人誌士,欲廢立新君。重振朝綱,再續國祚。”
“欲立何人?”劉備再問。曹操這段誅心之言,字裡行間,多用褒義。頗有心向舊友之嫌。奈何劉備無暇他顧,並未慮及。若賈文和在此,又另當彆論。
曹操齜牙一笑:“合肥侯是也。”
“陛下胞弟。”舊友當麵,劉備亦不見外。略作思量,便又疑道:“未聽合肥侯治國,有何建樹。且比陛下年幼甚多。若立為新帝,朝政難免被宦官、外戚左右。重蹈前朝覆轍,於國何益?”
話將脫口,又急忙咽下。略作停頓,曹操斟酌答道:“許在王芬看來,天下已無有比陛下再差之君。”言下之意,是個人都比他強。足見世人,尤其是士大夫階層,對陛下惡意之深。
“唉……”劉備一聲輕歎,不再下問。
之所以不追問,隻因薊王當真不知內情。他如何能想到。這段被史家一筆帶過,胎死腹中的謀逆之舉,在大漢的星空下,竟被王芬等人,齊力實現。且產生了難以預估的後果。
更加王芬行事,雖有違《漢律》。卻合古法:“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大位由兄傳弟。又稱“兄死弟及”。上古時夏、商以及魯國、宋國等,均有實行。例如,魯煬公熙繼其兄魯考公酋之王位,宋微仲承其兄宋微子啟之大位。後世皇朝,宋、元,亦偶有出現。
稍後,小霸王孫策傳位孫權,亦遵循此法。
雖滿腹疑問,然王芬此舉,似,無可指摘。
“何人參與其中。”略作沉思,劉備又問道。
“實不知也。往來書信,皆付之一炬。”曹操言道:“除陛下,或已無人知曉。”
劉備輕輕頷首:“又為何夜宿沙丘。”
曹操苦笑:“前有王芬舍命一擊,後有黑山群盜蜂起。圍追堵截,不敢入城。慌不擇路,夜宿荒丘。陛下創傷未愈,難承顛簸之苦。急切間,便有斥候回報,附近有一高台可守。未及深想,遂引兵前來,據守高台待援。事後方知,竟是困龍晾屍台。”
“原來如此。”曹操之言,亦合情合理。正因乃是冀州刺史王芬,陰謀反叛。整個冀州大地,敵我未分,忠奸莫辨。再加黑山賊一路圍追堵截,不敢擅入城池,亦是人之常情。
“此地不宜久留。”劉備言道:“當速回洛陽。”話說,劉備依稀記得,陛下命不該絕,當還有數年壽命。希望身逢此難,陛下能痛定思痛,有所悔悟。如前所說,陛下有成為一代明君的所有條件。奈何人各有誌。
若此事過後,能痛改前非。當為社稷之幸,萬民之福。
曹操亦點頭道:“我亦如此著想。待陛下傷處結厚痂,轉危為安。便及早動身。”
“有勞孟德。”劉備疑竇稍解,起身告辭。
“玄德慢走,不送。”曹操亦起身相送。
出曹操軍帳,劉備又命人傳來禦醫,細問陛下傷情。
禦醫答道:萬幸陛下有王上所獻秘環內甲護體,毒針入肉不深。及時剜去腐肉毒血,故能保住性命。隻是失血過多,亟待靜養。或再過三五日,便可轉危為安。
換言之,仍需滯留此地。
劉備雖心生警惕,卻也無可奈何。
沙丘平台,號“晾屍台”,稱“困龍之地”。先前,黃巾賊人在台內暗藏機關,在台上裝神弄鬼。甚至大逆不道,將陛下亡父孝仁皇屍身,改成傀儡。其口出:“慢藏誨盜,冶容誨淫。竊鉤竊國,盜嫂受金。惑世盜名,欺天罔上。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之語,劉備至今百思不解。
拾級而下,忽心生不安。劉備頓時警醒:“來人。”
“臣在。”史渙邁步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