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長水校尉。”儒士從容回禮。
自與劉備相識,董重、何苗、袁術等人,頗多禮賢下士。
引服虔落座,何苗笑問:“先生此去薊國,欲登頂黃金闕乎。”
“非也。”服虔笑答:“此去,隻為拜訪鄭公。”
“莫非《春秋》已注成。”又有聲音,出自身後。
袁術聞聲笑道:“不請自來,曹孟德。”
竟與曹操、孫堅,不期而遇。
“見過曹輕車。”服虔起身行禮:“初稿已成,故欲往薊國一行。請鄭公過目。”
服虔,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河南滎陽人。少貧好學,有雅才,善作文。入洛陽太學肄業,尤明《左氏春秋》。曾變姓名,為廚工。入大儒崔烈之門,竊聽崔烈與其弟子講論《春秋》。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聞,不測何人。然素聞虔名,意疑之。明早往,及未寐,(崔烈)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
鄭玄聞其說《春秋》事,大為讚賞。時(鄭)玄注《左傳》未畢,遂以注稿相贈。虔專心致誌,曆經寒暑,終撰成《春秋左氏傳解》。
《左氏春秋》,漢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以後多簡稱《左傳》。相傳,乃春秋末年,魯國左丘明為《春秋》做注成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年代久遠,其意難明。故服虔再為《春秋左氏傳》注解。等同於,為《春秋》二次注解。
漢時始興“春秋決獄”。為便於天下學子領悟《春秋》,服虔這套《春秋左氏傳解》,堪稱《決獄工具書》。茲事尤其體大。
“果然如此。”曹操肅容下拜:“子慎先生,功在千秋。請受操一拜。”
“不敢,不敢。”服虔回拜。
曹操又引薦孫堅,與其相識。待重新落座。何苗笑道:“先生此去薊國,必受禮遇。薊王亦當重用。”
服虔眸中憂思一閃而過:“實不相瞞。此去,亦為避禍也。”
“哦?”何苗不由一愣,脫口而出:“河南腹地,帝國之中。何禍之有。”
服虔答曰:“不瞞使君。滎陽群盜聚集,暗流湧動。不出二年,當有大亂。”
聞此言,孫堅虎目微睜。
眾目相對。曹操問道:“朝中內外,尚未聽聞。先生又是從何而知?”
服虔低聲答曰:“諸位可曾聽聞‘神上使’之名乎。”
“黃巾餘孽。”孫堅脫口而出。
曹操亦點頭:“南陽黃巾首領張曼成。率眾在南陽起兵,自稱‘神上使’。斬南陽太守褚貢,占宛城百日。後被新任南陽太守秦頡擊潰。張曼成不知所終,傳聞已死於亂軍之中。”
“非也。”服虔低聲言道:“張曼成,正藏匿於滎陽境內。”
“嘶——”何苗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一時不查,竟令巨賊如此近身乎!”
輕身赴險,莫過如此啊。
微微睥睨,坐立不安之何苗。孫堅抱拳相問:“敢問先生,消息從何而來。”
見孫堅虎目寒光,服虔旋即醒悟:“校尉欲討賊乎。”
孫堅傲然一笑:“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