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遊麟號駛出南港。由左右橫海校尉,潘鴻、朱蓋,領水軍護佑。巡遊薊國枝津遍布,溝渠縱橫的千裡黃金水路。薊都所在,便是劉備為臨鄉侯時的封邑。督亢秋成,均產已達八石。堪比劉備自家百餘畝溪穀美田。馴田之說,再次得證。
“百艸(cǎo)俱滋茂,五穀皆熟田”。
除去意指五穀成熟,熟田還指“被馴化的良田”,相對於“荒田”、“生田”而言。
類督亢便是熟田。文安則是生田。雍奴“半生半熟”,再耕數年,便可稱熟田。熟田的最大標誌,自然是高產。畝產能達七石以上,便可稱熟。
少時宗祠大考。
三墩問:究竟幾人。便是所謂“明以照奸”。薊王治國,尋其究竟。便是所謂“追本溯源”。
政令是否行之有效。除去“立竿見影”,考察時效。還需“曆久彌新”,以觀後效。少時劉備戶戶起倉樓。“廣積糧”於百姓之家。此與上古時,提倡“耕三餘一”是一個理:增加國民的抗風險能力。
從來禍不單行。天災之後,緊跟人禍。薊國耕一餘三。廣開藥圃,設立貲庫。皆為百姓除禍解憂。衣食住行,尋醫問藥。處處彰顯薊王愛民之意。
隨二十等爵,深入人心。高於齊民的爵民,日益增多。悉數遷居王都已無可能。於是乎,劉備在各城中,設立爵民街衢,城坊等。就近安置。五大夫及以上爵民,方能遷居王都。二十等爵,一等稱“公士”。故爵民又尊稱為“爵士”。敬稱“閣下”。
先前,薊國豪商田韶,南下拜見江東猛虎。得知田韶乃是薊國五大夫時,孫堅改“足下”稱“閣下”,便是此因。
漢人以高為貴。站得越高,身份越貴。於是遮頭之頂,亦或是墊腳之基,便成了身份的象征。
“足下”、“閣下”、“殿下”、“陛下”。
諸侯王的正式稱謂,其實是“殿下”。然為與諸皇子區分,故俗稱“王上”。“王上”,多用於漢室宗親諸王。“大王(dà wáng)”,時下多稱百蠻外藩或諸胡歸義王。
薊國內,這條國都通商都的流金航道,被薊國都水署,年年梳理修築。萬石商船,列隊往來,暢通無阻。遊麟號過水門,泊入白湖。
樓桑繁華鼎盛,比起處處“王家氣象”的臨鄉城。樓桑勝在高樓林立,鱗次櫛比。那種見縫插針,野蠻生長的勁道,便是商業的活力。
樓桑令何顒,領屬下於“後津”,列隊相迎。
樓桑有四市。夜市、坊市、橋市,後市。後市毗鄰白湖。為便於往來,初任樓桑令樂隱,在後市另辟津渡。稱“後津”。後津由市渠通白湖。航道狹窄,隻能令五百石及以下船隻通行。劉備一行,換乘畫鷁龍舟登岸。
“臣等,拜見主公。”何顒領官民齊聲下拜。
“免禮。”劉備笑道:“孤此來,乃例行公事。諸位當以國事為重。切記,稻作不容有失。”
“臣等,遵命。”何顒再拜。這便驅散人群,解散官吏。命其各就各位,確保內外皆井然有序。
呂衝、魏襲,領順陽衛下船,護佑薊王,直撲將作館。
多年前,劉備在白湖兩岸工匠區,建將作館,供麾下工匠使用。也是右國令夏馥之官署。內置設計、規劃、營造、修築,等數個署寺。乃樓桑科研重地。出入需憑傳證,前後皆有重兵拱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