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者,歡天喜地,欣喜若狂。落空者,捶胸頓足,哭爹喊娘。
便在此時,忽聞普通琉璃寶鈔,亦可等價購得九阪懸樓。於是乎,“疑似”手握琉璃寶鈔的勳貴門前,車馬障道,排成長龍。
“何以至此?”少帝居高遠眺,好奇發問。
又遷回雲台殿暫居的太皇竇太後答曰:“爭的不是懸樓,而是身家性命。”
“買樓能保命。”少帝這便醒悟。
“然也。”太皇竇太後輕輕頷首。
“薊王威信天下,是福是禍?”少帝忽問。
“自然是福。”太皇竇太後,諄諄善誘:“先帝托孤薊王,才有陛下登基。”
“(朕)當如何自處?”
“順應天命。”
“如此,當取琉璃寶鈔。”少帝脫口而出。
“陛下明見。”太皇竇太後欣然點頭。
果不其然。待各路人馬,重聚瑤光殿。眾口鑠金,異口同聲:“宜取琉璃寶鈔。”
饒是足智多謀賈文和,亦難掩肉疼之色:“悉聽……尊便。”
安身方能立命。亂世將至,遷居洛陽京畿,猶不穩妥。遷入函園,方稱萬無一失。正如太皇竇太後所言,爭的不是樓,而是命。
書傳薊國。薊王劉備深受啟發。
百忙之中,專開朝會。商討“券鈔”事宜。
劉備言道:“寶鈔與券鈔,相輔相成。先前隻對應銅錢。然洛陽樓鈔之事,卻讓孤深受啟發。薊國名產,皆可製鈔。”
饒是二位國相,亦不明所以。
耿雍起身奏問:“主公何意?”
劉備笑而不答,反目視大夏令劉曄:“子揚且說,今季鹽田,收成如何。”
“回稟主公,鹽府各牢,百五十萬畝鹽田,以畝產十六石計,可得青鹽二千四百萬石。青鹽一石五百錢,折錢百二十億。”
“如此,今季可發‘鹽鈔’百二十億錢。”
不等眾人領悟,劉備又問上計令陳逸:“今季稻穀,當收幾何?”
“不算官田,當有四億石新穀入倉。”陳逸奏曰:“折千二百億錢。”
劉備笑道:“如此,今季可發‘穀鈔’千二百億錢。”
耿雍起身奏問:“鹽田、稻田,諸如此類,年年豐產,券鈔年年發否?”
“隻發增量。若減產,則將減產折錢,收歸貲庫。待來年豐產,在適當發放。”劉備答曰。
“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耿雍遂醒悟:“主公欲‘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乎?”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