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謂‘水到渠成’。依老夫所想,主公必先鑿蜀身毒道,待天時地利人和,再向化三南百夷,收歸己用。聞那西甌女子,不過十歲。待數年後長成,納入宮闈,正當其時。”司馬徽言道:“郭奉孝之深謀遠慮,或不在賈文和之下。”
鄭玄歎曰:“隻需鑿穿蜀身毒道,令天下皆得其利。利益利益,先利而後益。於國、於家,皆大有裨益。那時,即便主公不欲,天下亦會齊聲勸諫:和親‘祝融後裔,大巫之女’,向化百夷。郭奉孝,天縱之才。此計雖弄險,卻心懷家國大義。赤誠坦蕩。想必,主公定不會怪罪。”
“主公明以照奸,以光融天下為己任。郭奉孝一腔碧血,天地可鑒。所謂‘忠心可嘉’,‘義而不罪’。君臣同契,其樂融融。我等,或‘杞人憂天,伯慮愁眠’矣。”司馬徽一語中的。
“然此計著實弄險。”事後想來,鄭玄由一身冷汗:“明日,當入宮麵見太妃,為郭奉孝討一門好姻緣。”
“可是主公從妹?”司馬徽心領神會。
“然也。主公從妹(劉)菡,年前及笄。本欲嫁甘興霸為妾,卻被婉拒。甘興霸言,王妹豈能為妾。今亦二八之華,與郭奉孝同歲。”鄭玄笑答。
“此女素有大誌,非英才不入眼。敏而有才,能書會計。今行走南宮披香殿,為少府中書官。卻不知太妃,肯割愛否。”司馬徽,略顯遲疑。
“郭奉孝,當可入眼。”鄭玄頗有信心。
“如此,你我二人分頭行事。切莫令郭奉孝被人所忌,徒留汙名於世。”司馬徽未雨綢繆。二人為國存士之心,可昭日月。
“意欲何為?”鄭玄驚問:“過猶不及,取禍之道也。”
“康成萬勿多疑,此去秉筆日報也。”司馬徽笑答。
待天光大亮,鄭玄這便告辭。先打道回府,整理儀容。遂乘車入宮,拜見太妃。為郭奉孝求娶薊王從妹。所謂安身立命。聘娶王妹,保郭奉孝一世平安,堵悠悠眾口。鄭玄此舉,老成謀國。
畢竟三人成市虎,人言足可畏。薊王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吾日三省吾身,以免落人口實。一言蔽之,君子當自律。
南陽,林慮山。
天下名士,士林魁首,張儉如今已入古稀。開年七十有一。“高年授杖”,“養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
《後漢書·禮儀誌》有載:“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尺,端以鳩飾。鳩者,不噎之烏也,欲老人不噎。”
“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趨”。許“出入官府、郎弟(第)”,還許“行馳道旁道”。擁有諸多老齡特權。
漢代尊老之風,足見一斑。
張儉下車,持鳩杖,入裡道。抵達“院中有老鬆”之草廬前。
叩響門扉,便有女子,喪服出營。
“敢問阿翁何人?”
“老朽張儉,特來祭拜故人。”
“張公,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