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上下,舯樓廬室,並左右側舷,排設三重箭窗。內藏機關連弩,一經擊發,箭如飛蝗。尤其機關鬥艦,船身高出水麵,堪比移動碉堡。
機關鬥艦。刺網捕人,投石轟城,箭雨壓製。再有水下鏵嘴,衝犁敵艦。更加裝甲鐵壁,刀槍不入。壽春城下,紀靈率隊猛衝,卻一敗塗地,足證機關兵器之利。
三通鼓罷,鳴鏑射空。
霹靂投石先發。
皆擦身而過,未能命中。
雙艦於縱橫水路,分波逐浪,往來馳騁。連弩對射,互拋投石,戰況激烈。每每戰至激烈處。明知投石皆稻草編織,無從傷人,看台仍起驚呼。
五樓大平座暖閣,大位空懸。薊王仍未露麵。
然百官興致不減。薊王習以為常,屢見不鮮。百官多是初見。薊國機關術,一日千裡。已遠超吏民所想。
“聞曹孟德掘環渠,火攻壽春。將城頭機關諸器,焚燒一空。”薊都尹婁圭慨歎:“今日一見,方知何為,主公所言‘堅船利炮,鐵壁鏵嘴’。”
五尹之鐘繇,心有戚戚:“古往今來,凡雄城,無不靠山臨水。謂‘山川之險’。然今日所見,方知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言不虛也。”
五尹之陳群,心領神會:“‘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陳群言“君有不戰”,乃指薊王也。
五尹之崔琰,感同身受:“主公民心所向,三興之君也。”
五尹,乃薊國宿吏,薊王肱股。千裡國境,五尹牧守之地,皆為豐腴沃壤。五尹不動,國安民定。薊王已有定計。千裡薊國,不另行分割。皆傳於嫡長子封。待二十及冠,便將繼位薊王。劉備何去何從,且看天時地利人和。
少時,劉備辟神醫華佗,為國造血。時人皆以為,乃為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時至今日,方知其中深意。薊國千裡之地,四百城港,養活千六百萬眾。據漢人過半。除薊國外,大漢十三州,赤地千裡,荒無人煙。饒是如此,州郡仍戰亂不休。如兗州牧曹操,《抑兼並令》之下,大興軍民屯田,讓收效甚微。正因持續失血,苦無人手可用。不得已,唯假機關之利。或破豪強塢堡,解放人口。臨危弄險,飲鴆止渴。饒是如此,仍不過杯水車薪。
薊國月起十萬樓台,一國廣濟天下。皆得人口紅利。
無怪智多如許子遠,亦不禁慨歎,果然民貴。
思緒如野馬脫韁,正浮想聯翩。忽聽歡聲雷動。
場中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