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薊王三讓(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15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一般而言。

凡國書往來,需經鴻臚寺。薊國不設大鴻臚,卻有門下署並南宮少府。代行此職。國使、國書,皆需詳加檢驗,謹防圖窮匕見。

尤其國書,即便儀軌所定,不可輕啟。然必問國使,書中大略之意。若一無所知,當殿宣讀,令兩國難堪,豈非不美。然陳國主簿梁習,卻對國書內容,毫不知情。

薊王這便,心領神會。換言之,傳國玉璽,必未曾隨書帶來。

“中書令。”

“臣在。”

“且將國書,傳主簿一觀。”薊王出人意表。

“喏。”趙娥這便領命。

“下臣,惶恐。”梁習再拜接過。細細觀瞻,不由汗如雨滴。

薊王居高下問:“主簿以為如何。”

“下臣,死罪。”梁習伏地認罪。

“主簿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何罪之有。”薊王免其罪:“陳王之意,孤已儘知。然‘卑不謀尊’。若果得此物,宜當上獻天子。切莫私藏,以為不臣之心。”

“下臣,從命。”梁習掩麵拜退。

中書令趙娥進言道:“此人乃義士也。國事不利,此去恐為陳王所害。”言下之意,出使薊國,未能如願。又悉知國書隱秘,陳王寵恐假未儘其責,滅口。

薊王笑道:“中書令豈不聞‘三勸三辭’乎?”

“主公明見。”趙娥這便心領神會。古來勸進,皆需三勸三讓。《史記·高祖本紀》:“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諸君既然認為這樣才合適,那我就為國家的便利(勉為其難)吧)。’申午,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陽。”

薊王言下之意,陳王寵必以為? 薊王婉拒,乃出三讓古禮。必不會降罪,反令主簿梁習? 二來勸進。

“傳國相、中丞? 入宮。”

“喏。”中書令領命出殿。

少頃。左右國相? 幕府中丞,聯袂入宮。

輔漢幕府並左右相邸,皆在北宮門外。凡有重要國事? 皆可隨傳隨至。

將陳王國書? 傳閱心腹重臣,薊王不置可否:“諸君以為如何。”

見左右國相雙雙看來,賈詡笑道:“此乃虛與委蛇·欲蓋彌彰之計也。陳王寵? 素有大誌。袁術投其所好? 故遺之國璽。陳國乃淮泗諸國之首。如國書所言‘代漢者? 宗王也’。論天下宗王? 大漢一藩? 主公居首。陳王寵欲自立? 又恐淮泗諸王,不肯從命。故先假意獻寶主公,勸進即位。然明知主公,斷不會僭越,必固辭不受。如此? 陳王寵? 便可順受之。”

賈詡言下之意? 明知薊王不收? 假意獻寶。乃為求名正言順。大漢一藩,不欲。陳國號天下第二,自是當仁不讓。如此? 淮泗諸國,唯退求其次,追隨陳王寵,自立為帝。況且,陳王寵素有大誌。得傳國玉璽,如獲至寶。又豈能轉送薊王。

究其原因。叔侄相爭,天下三分,皆未能據擁大義,乃至群雄並起,漢室為天下所輕乃其一。王太師狐虎之威,異相奪國,淮泗諸王,心中憤恨乃其二。更加兩漢讖言,推波助瀾,陳王寵敢為人先乃其三。

薊王恪守臣節,從無僭越。天下皆知,已無人見疑。

陳王寵正是篤定,薊王必不欲自立。故才虛與委蛇,欲蓋彌彰。且空口白牙,隻呈國書而不獻寶。虛情假意,可想而知。

“當作何解。”薊王遂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