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神居,中層住人,底層畜牧。涇渭分明,正是時人,對世界之認知。
窺一斑而知全豹。正如諸川,東女王所居。山穀之國主,及臣民,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無城牆環繞,更無縱橫街衢。亭台樓閣,地下管網,聞所未聞。依據薊人劃分,此乃聚落。甚至不算閭裡。因無閭門。
問過方知,建有木柵牆。防君子不防小人。倒也聊勝於無。
山穀之王,欲效白檀。築一座新城,用於通商互市。必是仰慕漢家城池久矣。
先鋒營中,數萬工匠。就地取材,築一座互市小城,舉手之勞。更有甚者,築城取信山穀國主乃其一。立山南據點乃其二。隻需築此城,穀外身毒列國,唾手可得。
沒錢看?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薊王言道:“可也。”
聞薊王金口玉言。山穀國使,如臨大赦。話說,身負王命,使者一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獅子大開口,惹惱大漢明王。害己身首異處。累及山穀國民,血流漂櫓。一怒滅人國,彆說大漢藩王,便是漢使亦常有之。
來而不往非禮也。薊王又道:“待章木山城築畢。孤便遣良匠,赴貴國營城。”
“我主必簞食壺漿,以迎王駕。”山穀國使,肅容下拜。上呈國書,締結邦交。
《周禮·秋官·大行人》:“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疏曰:“言諸侯邦交,謂同方嶽者(實力相當),一往一來為之交,謂已是小國,朝大國;已是大國,聘小國;若敵國則兩君自相往來。”
薊國雖是大漢一藩,卻從不仗勢欺人。兩國邦交,互惠互利。大國小國,一視同仁。
為山穀之國,造城一座,用於通商互市。與少時重築白檀,前築高原日光城。如出一轍。合情合理。
“聞,貴國枝津,可通枝扈黎大江。不知然否。”薊王問出心中所想。
枝扈黎大江,入海口伽港三角洲,便是殑伽港之所在。換言之,若山穀之國,果有枝津,通枝扈黎大江。泊於殑伽港,薊國樓船校尉,便可逆江而上,駛入山穀之國。若擇山穀國中水陸要衝,興港城互市。與殑伽港連成珠串。
此戰,無憂矣。
“然也。”山穀國使,此行功德圓滿。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鄙國素有‘七河下梢’之稱。國中七條枝津,皆通枝扈黎大江。”
“國中諸水,能行大船否。”薊王眼中,一閃精光。
“未可知也。”國使如實作答。言下之意。從未有大船,逆江而上,到訪山穀之國。即便樓船不能通行,千石商船,亦足可輸送糧草輜重。如此,毋需經羌身毒道,輾轉數千裡。人吃馬嚼,耗費無度。經由水路,何其便捷。
“無妨。”薊王已有計較:“一探便知。”
“王上,明見。”卻不知,山穀國使,隻當是海市往來,亦或是已窺破薊王心意。
命人送使者,入客舍休息。
薊王遂升帳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