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使摩西告知法老,‘猶太人是我長子’。”——《出埃及記·第四章·第二十二節》。
比起摩西時代,猶太人遭遇之淒慘。時下身毒賤種,所負苦難,恐亦不逞多讓。
再比摩西,將猶太人悉數帶離埃及。薊王卻反其道而行之。將身毒貴種,悉數遷離。留下賤種,授予名籍,分割田地。約法三章,三十稅一。
何言維天有漢,且看三十稅一。
平等性智(注)前,先均田平賦。俗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終歸“欲前佛後”。豐衣足食,是一切之前提。
華氏城,香花宮,正殿。
比起薊王初來時,如坐針氈。馬鳴菩薩,物我兩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薊王劉備與馬鳴菩薩殿中對坐。
王權與神權,二次交鋒。
“拜見王上。”馬鳴菩薩先禮。
“見過大師。”薊王肅容回禮。
“此去洛陽,王上授老朽何位?”不料馬鳴菩薩,竟先有此問。
大俗即大雅,薊王不敢怠慢:“白馬寺監。”
漢有廷尉監。秦置,前漢分置左、右監,隸廷尉。秩千石,祿秩與廷尉正相當而位稍次之。掌逮捕,亦參案例、律條,審理疑獄。與(廷尉)正、(廷尉)平,通署公牘,互相監督。今漢唯置右監,秩六百石。
薊王,創白馬寺監。乃掌管白馬寺。類後世“住持”,“方丈”。
見薊王對答如流。馬鳴菩薩知,早有所慮,而非臨時起意。又問道:“何秩?”
“秩六百石。”薊王答曰。
“六百石,乃薊吏‘長史少吏’之鴻溝。”馬鳴菩薩輕輕頷首:“寺眾又如何?”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賽、優婆夷,稱佛門“七眾”。),僧、師、大師,不一而足。”薊王答曰。
馬鳴菩薩,又問道:“皆得俸祿乎?”
“然也。”薊王答曰:“寺眾,皆得俸祿供養。”
“人數幾何?”
“寺滿為止。”薊王答曰:“適可而止。”
“可另造僧伽藍否?”
“可也。”薊王無有不許。
“聞諸夏仙門,不欲佛門東渡。薊王此來,亦為攻滅佛國。中夏雖有白馬寺,並諸多浮屠祠。卻無佛門為官者。”馬鳴菩薩必有此問:“王上何以,為此先驅。”
“大師當知。鄙國有四方館、四海館、司寒館、司炎館。孤王宮中,高置觀天閣。今增設白馬寺監,有何不可?”薊王對諸夏仙門,一視同仁。
“王上無懼佛門大興乎?”
“無懼。”薊王毫無芥蒂。
“何也?”馬鳴菩薩,必有此問。
“百科全書,獨尊儒術。”薊王一語中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知識是唯一照世明燈。
儒術後世劣化成儒教。究其原因,乃因國力不濟,常為外辱。唯有抱團取暖,自我約束,共禦外辱。想我大漢,兼容並蓄,滌蕩萬裡。日月所照,維天有漢。薊王去偽存精,將百家融入大儒學。又何懼,神鬼仙佛。
一言蔽之。國富民強,自信不疑。煌煌天漢,唯我獨尊,天下第一。縱有仙佛,亦不能亂我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