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病急亂投醫”,“臨事抱佛腳”。
於是乎,“無事不登三寶殿”。
“薊王可為明王乎?”馬鳴菩薩,終於道破心意。
須知,佛門明王,非漢家明主之意。
佛門明王,又作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時下,“明”,即破愚暗之智慧光明。乃佛之“忿化身(變化身之一種)”。是為教化眾生特彆貪愚者,而顯化至“忿怒(威猛)相”尊神。
正如薊王號“東王父”。乃仙門所封。
今馬鳴菩薩,欲使薊王身證果位。為持明王。其用意,與仙門,如出一轍。
薊王心領神會:“大師,與孤何名?”
“虎衣明王(注②),可乎?”馬鳴菩薩試問。
“可。”薊王欣然應允。
馬鳴菩薩,心滿意足。遂將安世高佛骨舍利還回:“薊王,果有佛緣。”
薊王雙手接回。
稍後不久。馬鳴菩薩親誦經文。修誦虎衣明王本尊之功德。
如野火燎原,遍傳身毒佛國。
原來。大漢薊王,乃佛之“忿化身”。此番興兵來攻,乃為救眾生於火海。毋論“忿怒(相)”,亦或是“慈悲(相)”,皆佛之化身。行走世間,皆為普度眾生,脫離苦海。
虎衣明王,身證果位。
身毒佛國,自上而下,頂禮膜拜,再無忤逆之心。
明王口諭。改“身毒”為“天竺”。
凡有所命,無有不從。
便是除五等種姓,亦如快刀斬亂麻。順次推行。
稍後,更有百乘王朝,不戰而降。此皆是後話,不提。
窺一斑而知全豹。如江東、漢中,政教同體。前期開局,著實無敵。
試想,既是佛門明王,又豈害同門。聞,馬鳴菩薩一同東渡,諸國主,渙然冰釋,再無執念。
多摩梨王一語中的:相交天竺,時下東土,可謂“極樂淨土”也。
眾國主,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作為守護初火的帝國。大漢不是極樂淨土,普天之下,還有何地可稱之?
北天竺,心向明王。再無二心。
馬鳴菩薩一人,堪比百萬雄師。
更有甚者。試想。若馬鳴菩薩東渡。江東國師,又當如何?
本以為非一年半載,不可穩定時局。豈料請動馬鳴菩薩,一舉定乾坤。薊王年內,當可攜數十萬貴種東歸。
此行隊伍,實過於龐大。不宜再行陸路。尤其需翻越大雪山,橫穿西王母國。唯恐仙佛不容,平生事端。薊王已命三足烏船宮,攜王宮艦隊南下迎接。次第沿江表十港,返回薊國南港。將諸王,安置於十夷王邸、五十五國邸,碣石宮,乃至薊北王城內。待洛陽離宮督造畢,再遷居洛陽不遲。
更六百裡,上表朝堂。告知遠征諸事。求策封天竺諸王,並安置於洛陽京畿,離宮彆苑內,同諸侯王,食俸不減,雲雲。
料想,甄都天子,必欣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