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言語之間,足已道明原委。“兵挾天子”、“矯詔不軌”,可知天子無辜。
“司空之意,孤已儘知。”薊王居高言道:“既出矯詔,自不奉詔。”
“王上,明見。”太尉張溫,大喜過望。隻需薊王不奉矯詔。群雄必不敢擅動。假以時日,曹司空,當可消災除禍。
薊王又道:“先帝彌留沙丘,顧命於孤。遺詔,‘兄終弟及’,‘父死子繼’。故有天子都甄。董氏有罪,天子無辜。”
“喏。”二人心領神會。薊王之意,毋論如何,不可傷及董侯分毫。
事不宜遲。二人即刻返回複命。
“四海令何在?”待二人出殿,薊王遂問。
“已出虎牢。”中書令荀采答曰。
“善。”薊王這便心安。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仙門之亂,仙門來了。史夫人,道術猶在史道人之下。烏角先生,必有破解之術。
“傳命治粟都尉,護乾支海市,逆入南鄭。”薊王又出王命。
“喏。”荀采領命。
“傳命劉鎮南,陳兵夏口,以防江東。”
“喏。”
“傳命孫鎮北,率飛雲,巡於江上。”
“喏。”
“傳命呂鎮東、陳伏波,疏通淮泗。”
“喏。”
薊王不言官職,隻稱將位。乃以輔漢大將軍,統禦天下兵馬也。此時調兵遣將。薊王用意,不言自明。各位將軍,謹遵將令,不可裹挾甄都之亂。若抗命不遵,軍法從事。
徐州,廣陵郡,射陽匡琦城,伏波將軍治。
“甄都亂矣。”徐州彆駕麋竺,星夜來見。告知陳元龍,甄都詳情。
“其中有詐。”陳元龍之智,不下陳公台。
“何以知之?”麋竺求問。
“董承刺曹於先。董重矯詔其後。曹孟德,何其無辜?”陳元龍,一語中的。
“元龍,所言是也。”麋竺亦悉知關竅。既出陳公台設謀,又豈令曹孟德得利。二董有罪,孟德無過。薊王必不奉詔。若曹孟德,舉兵攻破甄都宮。殺二董如屠雞犬。甄都再無人掣肘。天子淪為傀儡。
彼時,天子震怖,君臣離心。為存續家門,求長久之計。曹孟德,必行廢帝,永絕後患。然普天之下,還有何人,可繼大漢帝位。
心念至此,麋竺不吐不快:“聞,薊王有意,易縣為京……”
“子仲,慎言。”湖海豪士陳元龍,斷言道:“薊王,必不從也。”
“既如此。陳公台,何所謀?”麋竺不解。
智機千變,靈光一現:“漢中史侯。”
麋竺大驚:“曹孟德欲行,廢董立史乎?”
“許,反其道也!”窺破天機,陳元龍一時,冷汗淋漓:“‘卑不謀尊,疏不間親’。陳公台,有失臣道,恐難善終。”
麋竺有感而發:“‘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聞此言,陳元龍一聲慨歎:“今漢,國祚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