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秋闈取士(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85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皇上首開秋闈,海內震動。

俗謂,“新官上任三把火”。譬如諸葛丞相,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火燒赤壁。

季漢三興,必有新政,異於後漢。秋闈取士,便是季漢,新政之始。甄都天子,母慈子孝。登基大典,殿試儒生,便是與皇上,上下呼應,相向而行。

隻不過,比起曹司空圈定,甄下儒生,四十餘人,多出名門世家子弟。皇上首開秋闈,不分貴賤,一視同仁。隻需有真才實學,德才兼備。必擇優而仕。毋論出身:

“鄧禹南陽來,仗策歸光武。孔明臥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孫曹與更始,未可同日語。向非昭烈賢,三顧猶未許。君子當識時,守身如處女。”

後人《感懷》之詩文,甚慰朕心。

良禽擇木,賢臣擇主。切莫輕賤。

進身無道,出頭無路,朕之過也。明珠暗投,屈節事賊,君之罪也。

如太皇範太後言,漢賊不兩立。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薊國五百城港,皆有學校。且民間私學盛行。凡國中名士大儒,皆立精舍授業。三季春闈,為女博士者,多於各城,立女子私學。爵民之家,趨之若鶩。尤其靈秀天成,秀外慧中。家門無不儘力培育,以求能入皇門。飛上枝頭變鳳凰,為皇上妃嬪,自是家門大幸。次為少府女官,足可光耀門楣。最不濟,亦可為女博士,享歲俸,除徭役,禮聘勳貴。

諺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亦是,人情使然。

皇親國戚,古往今來,兼而有之,無可避免。然正如儒宗所言,天下如昭姬者,能有幾女?

言下之意,如蔡琰這般,才學出眾,家學淵源,萬裡無一。畢竟,天下之大,非一人可馭。猶如皇上慨歎,鄭門三千,薊國吏治之基。三千儒宗門生,得食二千石高俸者,屈指可數。餘下多為,二百石少吏,至千石城令。才高八鬥,鳳毛麟角。中人之姿,皆有安身立命之地,足矣。

正如爵民之家,亦是社稷之基。

如前所知。後漢省丞相,由尚書台分曹治事。計有: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兩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計六曹。

彼時,皇上將六曹分拆:左右國相治政,王傅治軍,少府治宮,門下治吏,國老治學。分掌六曹之事。各司其職,各行其是。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本以為,國老治學,大材小用。待春秋二闈始興。國人方知,國老權柄之重。

命題是其一,評判乃其二。

為朝取士,權重如斯。

無怪皇上,增秩萬石君。非海內大儒,不可為也。

秋闈之前。皇上再下詔命。

封儒宗鄭玄為太師,王傅黃忠為太傅,恩師盧植為太保,金章紫綬,秩萬石君。

太上三公,不出意外。左右國相,為左右太宰,指日可待。

西周時,始設此職,又做“大塚宰”,或“大宰”。為天官之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六典為: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