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太後,今為臣下。“君君,臣臣”,皇上予取予求,為所欲為。天下,俯首帖耳,唯命是從。此時方可“言順”。
如此可知。天下三分,乃時局所致,非人力可及。用後世話說,此乃關鍵曆史節點。必然發生,無從避免。
至於後事如何。皇上明隱雙線布局。大道至簡,終得圓滿。
“大司士,並幕府上卿表奏。無上將軍,大營五部,將校品秩初定。”士貴太妃,續言條陳。
“善。”皇上取名籍細觀,確認無誤。筆筆功勳,皆有所出。軍功不足,權且先升,積功後補。眾人品秩,不出皇上所料。麴義號“先登將軍”,高順號“陷陳將軍”,亦如皇上所想。唯有牙門八將,遂升秩一等,然卻並未得名號。
“八將,當為何號?”
“‘四安’可乎?”皇上早有定計。
“‘以安四方’乎?”馬貴太妃,聞弦歌而知雅意。
“正是。”皇上笑答。
“位同何職?”士貴太妃笑問。
“四輔上將軍,位同三公。四綏將軍,位同九卿。四安將軍,位同四綏。”皇上亦又定計。
言下之意。四安,位同四綏,而居其下。皆為重號將軍。
皇上取名,兼顧各方,自有深意。
稍後,甄都亦置四征、四鎮、四平,三等重號將軍。然與太上宮府所設,四輔、四綏、四安,高下立判。季漢天下,以和為貴。征、鎮、平,殺氣過重,故棄之不用。反擇輔、綏、安,以慰人心。
“夫君,明見。”
遂命少府製詔。
擢升,前牙門右將趙雲,為安西右將軍,前牙門左將陳到,為安西左將軍;右牙門右將張郃為,安北右將軍,右牙門左將馬超為,安北左將軍;左牙門右將張遼,為安東右將軍,左牙門左將華雄,為安東左將軍;後牙門右將許褚,為安南右將軍,後牙門左將龐德,為安南左將軍;秩中二千石,銀印青綬。位同四綏將軍。
四輔、四綏、四安,乃出無上將軍幕府。如太傅黃忠所攜,護國大將軍營中諸將,蕩寇將軍顏良、討虜將軍文醜、錦帆將軍甘寧、揚武將軍高覽,鷹揚將軍太史慈、折衝將軍黃敘、黑山將軍楊鳳、白波右將軍楊奉、白波左將軍韓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