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唐的玩家們最新章節!
虛室生風陣是通過法陣鏈接,令八十一位小四品內家修士的法力聯通為一處,形成一股凝聚成扁形風道的颶風,可吹散天空中的雨雲和雪雲,甚至是蝗蟲潮和沙暴。
墨子五行記中虛室生風陣的應用,主要在以眾修士之力控製天氣,扼製蝗災,抗擊沙暴,為民造福,非常神奇。
可惜墨子五行記裡的巨陣法就像墨子的理論一樣,對於百姓有極大的裨益,但是對統治者和掌握至高力量的修道者來言,卻惠而不實。
更不要說聚集八十一個小四品修士來做這麼一件耗資龐大,組織困難的事。做成了隻是讓一方百姓收益,對自身修為隻有損耗,消耗的資源根本遠遠抵不上收獲的功德。
所以,這種巨法陣就算是蜀山五宗宗主和掌門都不是特彆看重,就把它當成理想中的空中樓閣來看待。
百裡神通陣相比之下,實用一些,它可以通過符法勾連陣接收到巨法陣主陣傳來的神通,並將其分布在各個關鍵區域發揮作用。比如虛室生風陣形成的一股颶風,可以通過百裡神通陣化為四股,並可以由不同陣法組合指定風向。
然而,這個陣法是一百零八玄陣裡特彆靠後的幾個陣法之一。在經過前麵幾十個惠而不實的陣法洗禮之後,這陣法的實用性被曆代鑽研者自然而然地忽略掉了。
蜀山掌門對這個陣法做了簡單的批注,肯定了它的實用性,但是卻認為主陣的神通難以實現,所以這種輔助主陣的玄陣也失去了作用。
但是,雷長夜因為有藍海星位麵的科技視角,一眼就看出這虛室生風陣與百裡神通陣結合產生的化學反應。
而飛魚大娘船上的法陣體係,就是一個把法陣進行工業科技應用的經典範例。
通過將虛室生風陣設在飛魚大娘船的操舵室,以勾連陣鏈接飛魚雙鰭的四個飛台法陣,把主陣生成的颶風傳送到飛台之上。
然後再通過百裡神通陣,將颶風風向聚流成為朝下噴射的風力,在飛魚大娘船船體之下,形成風墊,配合長江上遊奔騰的水流,將其從三峽一路衝下去。
但是,想要實現這個驚人的構想,架構法陣者麵臨兩個非常艱巨的難題。
虛室生風陣製造出來的颶風威力太恐怖了,完全釋放出來,那就不是氣墊船,成了宇宙飛船,直接把飛魚大娘船吹到外太空都說不定。當然更大的可能就是吹散架。
而且八十一人份巨法陣需要消耗的法力值是個天文數字,雷長夜不確定自己的氪力夠用。
所以他麵臨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把八十一人份的巨法陣進行改進,化為介於中小法陣和巨法陣之間的過度類型。不但減弱颶風的威力,而且減少法力的消耗。
第二個難題就是如何通過改變百裡神通陣陣法結構,將風力聚流形成可控的風墊,這也是氣墊船一個最大的技術難點。
第三個難題就是如何啟動這個法陣。如此巨型的法陣,僅靠電池符來驅動,這得多少電池符才夠用,啟動後又能維持多久的運轉,這都是極為頭疼的問題。
飛魚船的法陣體係介紹上,對著兩個問題進行了簡略的闡述,也說了大致的解決方案。但是就連蜀山掌門都看不懂,雷長夜本身也不擅長陣法學,就更看不懂了。
他清楚的知道,這是一個憑他一個人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天晚上,他再次躲進他三腳金蟾樓的地宮裡。他用了足足三個時辰的時間,把自己對於改變虛室生風陣和百裡神通陣規模的想法寫到一本墨子五行記陣法篇改的小冊子裡。
並且雷長夜還把墨子五行記陣法篇中虛室生風陣和百裡神通陣的構築方法,以及飛魚船上法陣體係應用都謄抄進了小冊子。他還特意把掌門的批注全都補充了進去,可以起到提點的作用。
等到他終於抄完之後。他來到了移山陣陣法盤框架之前。這一次他把車間圖和寶宗九子圖都卷好,收藏在特製的鐵匣裡,然後在框架上掛起一張他全新的作品——《符宗九子圖》。
這符宗九子圖裡畫的是符宗宗主董疇和他的八個得意門生——八不當一。
彆看八不當一合起來打不過魚玄機。那是他們武力值確實不太行。但是他們的道法學術水平,卻超過了符宗裡好幾個武力值超高的師叔師伯,穩穩超越了雷長夜的師父畢三泰。
雷長夜和他們討論問題時,很多時候會被他們啟發而獲得重要靈感。比如寶宗九子圖的出世,就是起因於雷長夜閒暇之餘和八不當一玩的一次頭腦風暴。
所以在符宗九子圖裡,雷長夜就算沒畫上彆的師門前輩,也不願意落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符宗九子圖和寶宗九子圖結構差不多。圖中央是大圓桌,上麵是堆積如山的筆墨紙硯,各種參考用的符籙學手卷和繪卷,丹墨,符紙和法陣陣盤。圍繞畫麵周圍的是一個由搖動手柄控製的大型傳送帶。
大圓桌旁邊則是三個矮幾,上麵同樣是雷長夜畫的茶酒果點,零食小吃。
等到他用兩枚升級版電池符啟動符宗九子圖之時,他把墨子五行記陣法篇改放到左端傳送帶的輸入口。
小冊子順著傳送帶來到了符宗九子麵前。符宗九子興致勃勃地聚集在小冊子旁邊,依次觀看著冊子上雷長夜的筆記和構想,開始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
雷長夜有點遺憾,因為在走筆成真圖裡,人物的對話是無法聽見的。符宗九子的對話他隻能憑想象來理解。
符宗九子的討論進行了足足兩個時辰,最後由董疇親自執筆在法陣陣盤上畫了兩個縮減版的虛室生風陣和百裡神通陣。
八不當一合力把這兩個陣盤豎起來,讓雷長夜能看清全貌。然後他們依次在陣盤上做了一些修改和增補,這些陣法的修改都融彙了他們自己對墨子五行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