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總算放過了衛蘇,轉身揮手,“罷了罷了,等你進了學宮,到時候非得找你談論個三天三夜不可。”
“謝過溫先生。”既然溫良鬆了口,那就是過關了,衛蘇真誠道謝。
“不必謝我,後麵的關卡還多著呢,你也未必就一定能進學宮。”溫良麵子上過不去,嘴裡還說著狠話。
薑卞嗤了一聲,完全不理會他,急急開口問道:“陶瑾的入學考核文章可是經由你指點過的?”
“這……”衛蘇一臉懵,這叫他怎麼回答?難道要自己承認是幫他作弊?他看向陶瑾,卻見陶瑾微微點頭。便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這個陶瑾,這種事怎麼能泄露出去?
不等衛蘇回答,心急的薑卞幾步下來,拉住衛蘇,“來來來,你倒是來跟我好好說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注”。
衛蘇無奈,“小子也隻不過拾人牙慧,與陶公子探討學問之際,提出來君子當何是這個問題。小子聽前人說過這樣的話,與陶公子總結下來也就是君子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衛蘇也不敢說其他的,隻簡單將經過說了一遍。這《大學》在後世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衛蘇當時給陶瑾講解出來,也沒想到這麼多,更不曾想到,就這樣入了薑先生的眼,直接將陶瑾收入門下,現在更是來找自己問明白。
“妙哉!妙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當如是。”薑卞滿意的點點頭,然而話音一落他卻板起了臉,與剛剛慈祥和藹的老者判若兩人。
他沉聲道:“小子你想進學宮教授學子,不僅僅需要學識,更要有品行德性。依我看,你狂妄有之,德行不足。”
衛蘇一愣,繼而笑道:“薑先生所言,小子不敢完全苟同。小子是有些微狂傲之姿,可試問天下讀書之人,何人沒有傲骨?連先聖也曾狂傲不羈說過,‘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小子萬萬不敢與先聖相提並論,卻也有自己的雄心壯誌。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誌。注2”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的人都大受震撼,好男兒哪個沒有抱負?可真正與衛蘇的誌向相比起來,他們隻能自愧不如。
薑卞愣了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得空可與老夫一同深研一番。哈哈哈,沒想到啊,沒想到,年紀輕輕就能有此見識抱負。你能進潁陽學宮,老夫舉雙手讚成。”
“衛蘇謝過薑先生。”
眾人早就鴉雀無聲,眼看著衛蘇兵家,醫家,儒家接連輕鬆通過,早就頭暈眼花了。這人真的還是人麼?難不成真的有諸子百家皆精通的人才?這樣的人物,為何之前會籍籍無名?實在讓人難以想通啊。
台上的先生們交頭接耳,紛紛商議了一陣子之後,不約而同的看向端木嵩。墨家之術從不外傳,身為墨家之主,衛蘇很難從端木先生手中過關。
端木嵩十指翻飛,手中小刀轉的飛快,根本察覺不出痕跡來。他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就沒有察覺眾人的意思。
還是皇甫雍解眾人之所急,清了清嗓子說道:“端木先生,你也說說你的看法,可是要出麵考核一番?”
端木嵩手一頓,這才抬頭,眯眼打量了一下四周,懶洋洋的道:“早已經考核過了,水車圖樣是衛蘇拿出來的。這是利國利民的東西,想必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應該知道的。”
果不其然,他們之前的猜測沒有錯,水車真的跟衛蘇有關。
有人站出來疑惑問道:“敢問衛郎君可是墨家子?”能製作出如此偉大的水車,除了墨家子還有誰能辦到?
問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衛蘇,就連端木嵩也不例外。反而衛蘇一臉莫名,“什麼墨家子?與我何乾?”
得到肯定的答複,端木嵩有些失望。不提水車,便是皇甫雍屋中的桌椅,以及陶家新奇的馬車就能看得出來,衛蘇是有點天賦的。如果衛蘇是墨家子,那就能名正言順的收入自家勢力了。既然不是,那他麻煩一點,還是儘可能勸說他入墨家為好。如果衛蘇不願意,那可是墨家的一大損失啊。
既然端木嵩都沒任何異議,韓伊更是沒有多話,直接便點了頭。餘下的先生有的不願多事,有的抱著試試的姿態考考衛蘇。不論哪一方麵,衛蘇都能接住,甚至獨到新奇的見解讓諸位先生也都咂舌不已。許多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可似乎又在情在理,令人無法反駁。
一場考核下來,眾人大開眼界,原本還看不起衛蘇出身的也都心服口服。一個農家子,能達到這種他們可望不可即的地步,必然要付出比他們百倍千倍的努力。寒門難出貴子,現實就是如此。他們俱都是世家子,或者世代讀書傳家的大家族,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他們瞧不起任何人。
這一次衛蘇的表現令他們備受打擊,同樣都是人,為何差距就這麼大呢?
孫章一直提心吊膽,也不禁為衛蘇高興。他是第一個認識衛蘇的人,衛蘇能過關,他也與有榮焉。
“白水縣衛蘇,經過學宮考核,七成以上俱讚成,此後衛蘇便入潁陽學宮為先生。以為師者,傳授道業,望克己複禮,為眾學子表率。”等到先生們商議即定,主持之人當眾宣布了結果。
“是!衛蘇明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蘇雖不才,卻也能歸束自身,以身作則,必不負師者之重任。”衛蘇嘴角微揚,答謝道。
皇甫雍站出來,“好個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你年紀輕輕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足以說明能勝任學宮先生一職。希望你能秉持本心,待學子以誠,共同進步。也能早日完成自己的誌向,真正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誌。”
衛蘇深深一揖,“蘇必不負所望!”